衛生署調查發現並非溝藥出事<br>西醫錯派火酒當咳藥水

衛生署調查發現並非溝藥出事
西醫錯派火酒當咳藥水

【本報訊】屯門一西醫懷疑派錯「火酒藥水」事件,共有六名小童獲處方藥水。當局初步調查相信,診所把含75%酒精濃度的消毒火酒,誤以為是治療氣促的Terbutaline藥水,非因為溝藥出事。一名三歲女童服食足料火酒藥水後即時感到喉部灼熱不適。醫學會提醒醫生,切勿把外用火酒與內服藥水同放一處。 記者:梁洵瑜 白琳

衞生署昨日派員到位於屯門啓豐園的楊兆文西醫診所調查,上月21日起,楊曾向六名病人處方治療氣促的透明藥水Terbutaline,其中一名三歲女童本月20日服食後,喉部不適往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現時病徵已消退,其餘五人並無不適。
該署把三歲女童及另外兩名病人服用的共三樽藥水,送交政府化驗所化驗,結果在女童的藥水中驗出含有消毒火酒成份,其餘兩人的藥水則沒有含火酒。該署並在診所撿走17樽貼有Terbutaline標籤的藥水化驗。

楊兆文:有好多可能性

據了解,事件不涉及診所自行溝藥或把藥水稀釋問題,相信有人把消毒火酒誤作Terbutaline藥水,由於兩者都是透明,派藥時也無發現異樣。衞生署仍在調查出錯過程,可能是把大樽的消毒火酒倒入一個中樽儲存後,誤以為該樽就是Terbutaline;也可能是把外用的消毒火酒與內服的藥物同放而倒錯藥水。
楊兆文昨日接受本報查詢時對此不作回應,「有好多可能性,目前好難講係邊一樣。」他強調前日已把有關資料交予衞生署,現正等待調查結果,他昨日並無應診。前往求診卻摸門釘的街坊吳先生說,一家三口習慣向楊醫生求診,對對方有信心,若發現非醫生出錯,他會繼續光顧。

火酒與內服藥不應同放

街坊周小姐兩個月前到楊的診所求診取得咳藥水,一直存放家中,打算回家立即丟掉,「一定唔會再睇,人命都交託畀佢,咁樣畀啲火酒人飲,邊度仲敢嚟?」
今次是本港一年內第二次發生派錯「火酒藥水」事件,去年9月東涌幸凌宇醫生疑錯把火酒混入咳藥水,案件排期今年8月審訊。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批評,在診所自行溝藥有潛在風險,配藥指引有不足之處,局方會研究如何加強監管。醫學會會長蔡堅強調,良好配藥守則已建議醫生不應把外用藥如消毒火酒,與內服藥同放一處,該會稍後會再提醒會員。

屯門啓豐園楊兆文西醫診所昨日暫停應診,門外貼出休息通告(圖),並有保安人員把守。 劉柏麟攝

事發診所昨有女職員返回整理資料,並由保安人員謢送離開。

圖為診所內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