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10年百人誌<br>大班起烽煙:「民主派內好多針」

回歸10年百人誌
大班起烽煙:「民主派內好多針」

早年秘密迎娶徐小鳳,後來離婚。98年被斬身中八刀死過翻生,至今仍是懸案。03年宣布因朋友變節,政治低氣壓下感到窒息而封咪,之後卻出選立法會議員。但最奇妙的旅程還是:由「十點前特首」到現在的「煲呔針」,前後不過十年光景。
數香港十年人物,論爭議性複雜性,不得不提鄭經翰。圍繞他的人和事,總是若隱若現,人影幢幢。 記者:陳沛敏

人稱「大班」的鄭經翰不諱言,97年正值他的事業高峯,那年他獲《時代》周刊選為香港最有影響力的25個人物之一。7月1日的零時零分,他本拿了票去為彭定康送行,又準備了去香港會參加回歸舞會,結果卻選擇到立法會跟民主黨一起,見證民主派議員「落車」。自言「年輕時到𠵱家都反殖」的大班形容,作為中國人回歸時有點興奮,但對臨時立法會成立感到欷歔,對香港前景更是迷茫。
翌年他遭遇伏擊,手筋也被斬斷,鄭經翰至今仍相信只因「樹大招風」。董建華時代造就了人民英雄,痛罵「狗官」的他開創了大氣電波最富爭議性的烽煙文化,至今無人能及;沙士爆發,官僚反應遲緩,他又發動「一人一口罩」、「一人一個橙」、「一人一維他命C」。

有咪在手天星可改寫

《風波裡的茶杯》94年啓播,到04年演變成茶杯也盛載不住的軒然大波,最後畫上句號。大班強調,這十年光輝歲月絕非單靠罵人就能罵出來,他和他的節目既發揮了「民間申訴專員」的角色,為弱勢者(如爭取居港權人士)代言,又是行動型的節目,帶領群眾運動。他說,若他還有咪在手,清拆天星碼頭的一幕早已改寫。
大班認為,回歸後香港繁榮勝從前,但貧富懸殊惡化,言論自由更是褪了色。經歷過商台續牌風波、先後兩次封咪的他說,香港表面享有新聞自由,電台主持繼續罵政府,但自我約束、財團操控的情況越來越多,真正獨立的傳媒買少見少,「連《信報》都賣畀李澤楷擁有嘅基金。」

忿然否認是「煲呔針」

自言曾是倒董最前線的鄭經翰不諱言支持曾蔭權,他解釋是因為新人上場應給他一個機會,何況曾蔭權有民望支持。對於曾蔭權,大班套用其「好朋友」李澤楷的一句trustbutverify(信任但要查證),但對於被指是「煲呔針」,他忿然否認:「冇人會做針做得咁明,民主派裏面就真係有好多煲呔針喇!」
大班做立法會議員,明顯比當年做全港收聽率最高的烽煙節目盟主失色。他承認從政非其所長,也不熱衷議會工作,更說從政以來最大敗筆,就是當日接受民主派的綑綁,反對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他說,後悔當日沒有拿出像反對領匯上市般的「政治勇氣」,去支持政府方案。
鄭經翰其實是一個政治上很難定位的人物,他自言是泛民主派,又支持普選立場含糊的曾蔭權;他出身商界,跟富豪商賈關係密切,但在當年居港權和領匯上市等問題上,卻又好像跟弱勢和基層站在同一陣線,寧逆民意。他在政經界擁有超乎常人想像的人脈關係,一些表面上跟他扯不上任何關係的事情,都會有人說「問大班吧!」

擬發起支持「有心人」

江湖傳聞,大班有意發起「我要做好呢份工」運動。他解說,其實是另有「有心人」提出,他從旁支持,希望鼓勵港人發揮敬業樂業的精神。訪問結束,臨走前大班不忘叮囑記者「寫好呢篇稿」、「影好呢張相」。記者卻在暗忖,「有心人」是誰?
回歸10年倒數69日

大班談與各人的關係

李嘉誠
「捐錢畀我唔等於關係密切,我認錢唔認人。」
「當年我一樣有鬧長實,有鬧港燈。」

李澤楷
「同Richard係好朋友,以前的合作夥伴。」

俞琤
「封咪之後只係一次喺街撞到,冇刻意打招呼。」

曾蔭權
「Trustbutverify」

大班主持《風波裡的茶杯》,開創了大氣電波最富爭議性的烽煙文化。

98年8月,鄭經翰遇襲身中八刀,至今他相信只因「樹大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