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片鋒利,像帶刺玫瑰,感覺高貴卻難以觸摸。香港從事玻璃藝術的藝術家寥寥可數,偶爾也可在藝術中心、小型gallery中找尋滄海遺珠,玩得很小眾。還是處於起步階段的玻璃藝術近來向着大眾走,藝術家在商場中開設小型展覽,只是展覽還是以曖昧的「後花園」為題,是意味依舊走不出小眾,抑或是遠大的渴望展出一片天?反應孰好孰壞,也是斷定玻璃藝術前途的指標之一吧。
記者:梁俊鵬
攝影:陳陶鈞、譚盈傑
搞玻璃展 美術總監都唔撈
香港的玻璃藝術家雖不多,但個個都是狂迷。楊燕玲(Janice)10年前在英國倫敦CentralSt.Martins藝術學院畢業,即獲香港一所廣告公司垂青,聘請她任職美術總監。本來相安無事,但自從她首次在7年前接觸到玻璃藝術後,令她毅然放棄高薪厚職,全身投入這項藝術:「向來自己都喜歡學習不同的東西,畫畫、雕塑都學過,偶然在新加坡看到有相關課程就修讀,繼而到台灣、澳洲進修。」
愛上玻璃藝術的理由很簡單,新鮮感就夠了:「玻璃變化很大,如黃玻璃與藍玻璃融合起來並不是綠色,反而溫度的控制要很好。」過癮是一定的,但失敗率也高。「沮喪的是有時想到一個新構思,但技術上卻難以實現。看自己何時完全失望吧,否則就會一直試下去。」黃色玻璃加熱後,會變橙,繼而紅、啡色……掌握箇中變化,已是一個令人樂此不疲的玩意。
玻璃藝術無工開?
玻璃藝術還是門新興藝術,或許你我都只是隱約從他人口中聽過意大利的玻璃藝術很出名。「無人會想到香港有人正在從事這門藝術,這種藝術在港沒其他藝術一樣friendly。」Janice口中的「不友善」,是指香港沒有門路發展這項藝術。在外國,大學有學位課程可以讀,畢業後可以教書或在展覽廳工作,當個全職artist也較易。而Janice就只依靠在工作室辦課程,再加上偶一為之的定單,夠養活自己,當然也不夠從前做廣告賺得多。
另一阻力來得更現實,亦因玻璃藝術未普及而起:「器材往往要由外國定回來,單是郵費也是器材本身的一倍。香港玻璃廠都沒有玻璃原料出售……」看着Janice手上拿着塊手掌大小的玻璃原料,就要$300,的確不是人人玩得起。
「後花園」玻璃藝術展覽會
Janice以「後花園」作今次展覽的主題:「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其實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後花園』,不論是辦公室的茶水間,或是混亂雜誌堆中的一張小梳化,只要保留一點空間供自己思考、回憶,後花園可以成為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日期:即日至5月13日
地點:海港城海洋中心一階大堂
查詢:21188666
*是次展品亦會出售,部份收益更會撥捐予香港公益金,有興趣人士可將個人資料電郵到:[email protected]
準玻璃博士 華人第一個
認識台灣的玻璃藝術界,琉璃工房的楊惠姍外,就要一道認識王鈴蓁(Sunny)。她自95年大學修讀商業設計畢業後,旋即投身玻璃藝術界,更在澳洲取得玻璃藝術的碩士學位,現正是澳洲南澳大學的玻璃博士候選人。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意大利、澳洲、台灣、法國等,去年更到港任訪問學人,由她說華人社會的玻璃藝術發展就適當不過。
中國化文字玻璃
由美國發起,玻璃藝術在外國已有30多年的歷史。「台灣就是近10多年的事吧,現在台灣也只有3所大學有玻璃藝術課程。而香港就有學生來台,學習後再將這藝術傳到香港。」正在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開教,吹製玻璃4班學生共有30人左右,設備齊全。計成本也絕不便宜,可見香港社會對玻璃藝術也有一定興趣:「單是吹玻璃的器材也至少50多萬港幣,每天營運的成本包括電力、石油氣等都要1至2千元。」惟香港仍沒有適合的導師,只好請槍找來Sunny幫忙,而她最著名的就是細胞系列與文字系列。尤以文字系列特別受外國人歡迎,原因是Sunny用了中國的文字製成玻璃,成功令這門西方藝術中國化。Sunny喜愛書法,視中國文字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文字着墨不在於可讀性,而是經由意會而呈現另一種符號意象。」
破格平玩 啤酒樽做藝術
在牛棚藝術村的榮哥王振榮,就成功把高貴玩意變成廉價且環保的大眾藝術。從事銅製藝術10年之久,但榮哥發現造銅花的時間很多,比較少人願意付出這樣長的時間。後來他靈機一動,發現自己的器材同樣可以做玻璃,於是就走到街上,撿拾各式各樣的玻璃製品來當原料,啤酒樽、車頭玻璃等等就是他常用的材料。
不少小朋友因為新鮮,紛紛來學做燒玻璃畫。教授一點簡單的技術後,就讓小朋友們自由發揮。榮哥着重教他們了解到藝術的真意多於技術:「好多人怕打爛玻璃,我就教他們如何做。做藝術最怕墨守成規,創意就由打破舊有的東西而成。」
百萬玻璃弦樂會
日本玻璃生產商HARIO首創玻璃弦樂器系列,亦是首次運離日本,並以香港作為首站公開展出及演奏。弦樂器均是由原塊高質素的耐熱玻璃以人手吹製而成,獨一無二。5位日本音樂演奏家更會親身彈奏特製的玻璃弦樂器。是次展出及演奏的一系列透明玻璃弦樂器,包括:兩台玻璃小提琴、一台玻璃中提琴及一台玻璃大提琴,樂器總值超過230萬,真矜貴!
日期:4月21日至22日(14:00、16:00、19:00)
地點:銅鑼灣崇光21樓崇光宴會廳
參加:於銅鑼灣崇光7樓HARIO專櫃購物或於Sogo7樓、9樓或10樓購物滿指定金額,即可獲得演奏會門券兩張。
查詢:36691199
小知識:原來嚟自美國
玻璃藝術源自20世紀後期的美國,現時中東、意大利及西歐等地已發展得很成熟。近年同類藝術亦在台灣、日本等地興起,唯獨中國在玻璃藝術史上仍是缺席。
玻璃的製作方法分為熱工與冷工兩類,吹製、熱塑及熔合等,稱為熱工(HotWork);在室溫下進行的加工製作,如磨刻、彩繪及刨光等,則稱為冷工(Cold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