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享受在「名采」寫專欄,寫點生活感受,既輕鬆,又可與讀者朋友分享對發生在周遭的事情的體驗。更何況同文中有不少好友。
然而,畢竟年事已高,每周寫七天難免有時會感到吃力,於是與老總商量,能否與另一文友共享此園地。老總找來岑逸飛,頓感高興與欣慰。
與岑逸飛認識已逾三十年。知道他的本名是岑嘉駟。大約是一九七一年吧,應港大明原堂舍監馮以浤之邀,我與他一同出席過一次座談會。那時見他身罹殘疾,但思緒活躍,談吐有致,給我留下頗深印象。
倏忽三十多年矣。那時我們都年輕,我被稱小李,他被稱岑仔。現在早已非「小」非「仔」啦。但是每次與他相見,仍是年輕時那種隨意說笑、輕鬆飛沫的情懷。除此之外,我每次見到他,還有一分感動。
是的,是感動。因為他每次都撑着拐杖,強忍着行動的不便,蹣跚現身。而他身邊,則永遠有那位對他不離不棄的太太──從年輕美麗,到年長端莊,臉上總帶着微笑,及對阿岑的支持。岑逸飛幾十年,靠一管筆謀生,他會開車,又非常熟練地可應用倉頡法在電腦上打字,更常常在世界各地旅行。在我眼中,他是身殘心不殘、意志不殘的極為堅強的人。他思想活躍,筆耕不輟,充滿生命活力。這樣的人我一生見過多個,有知名導演朱石麟,有前輩電影宣傳名人與畫家林擒,近二、三十年則是岑逸飛。
岑逸飛近年愛談先秦諸子哲學,文章出淺入深、輕鬆可讀是他的特點。我期待在同一個園地讀到的,則是他對生活,對旅行各地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