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藝人蘇春就(Andrew)走到旺角街頭玩吞火雜技時被票控,最後又被撤銷控罪,至今剛好一年。Andrew懶理這場「白色恐怖」,繼續每個星期五晚上在西洋菜街表演。為數不少的街頭藝人則轉移陣地,移師到維園的大帳篷下自得其樂。剛好此地又是舉辦城市論壇的地方,莫非有所隱喻?
記者:梁俊鵬
攝影:陳盛臣、楊錦文
新蒲點 維園城市藝壇
來自澳洲、有15年雜技年資的AndyComic,為免被人「𢭃」,近來差不多絕迹銅鑼灣街頭,專心接job,在派對場合表演。技癢難忍,於是就帶同徒弟Joker在維園練習。一年來,就吸引了不少同行在這個本來屬於維園阿伯的城巿論壇場地遊玩,逢星期一晚上總有不下十數人雜耍,由13歲的玩家到20歲出頭就全職表演的藝人也有,令維園變成新的雜技集散地。記者聞風踩場,十幾個藝人聚集卻幾乎零觀眾?原來玩家志在聚頭無心騷哥利,加上維園鐵竇向被一眾耍太極阿叔阿嬸佔據。所謂揀錯時辰擇錯地,除了幾個緩步跑路人之外,想找個駐足欣賞的觀眾都幾難,慘成烏蠅場。
「香港人很喜歡投訴,我們在人多的街頭表演,竟被投訴嘈吵。」Andy也不禁表示不滿。可是他又只是拿着工作簽證來港,也不便說如何為藝人爭取些甚麼。旁邊Joker就說香港人不太懂得尊重這些藝術:「有時觀眾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們想看我們如何失手,有時都幾令人沮喪。」
老地方 菜街當年今日
全職雜技人Andrew已有近20年的雜技經驗,自上次被票控後,他已抽走部份看似有危險性的項目:「吞火、噴火其實在特技人的控制底下很安全,但為了讓普羅大眾更易接受,只好玩其他表演了。」「滅火行動」後,菜街只剩拋波仔、扯玲、平衡功等小把戲,而且場地亦玩了近兩年,但依然圍觀者眾,無一百都六、七十,人氣度遠勝維園新場。梗係啦,MK蟻多褸死象,街頭全是後生潮人,當然比維園叔伯愛湊熱鬧。
早年政府已有計劃將山東街一帶變成街頭藝術街,可是至今十畫仍未有一撇。至於發牌允許他們在街頭表演的制度對於賣藝人來說,就各有各意見。Andrew認為現在街頭表演在香港仍在起步的階段,仍未有發牌的需要:「很多行政的步驟,如何規定發牌標準?你知道香港政府做事很慢……」而另一位「兼職藝人」輝哥就希望有牌在手:「今年至今只有3次表演,有牌的話,起碼不會被警察騷擾演出。」但從街頭圍觀人數,可知此草根文化值得撐!
同場加映 旺角做乜都有人圍
遊客晒嘢
身穿巴西球衣,多次強調自己是巴基斯坦人的AbbasFarid。站着頂球到瞓身控球,玩足10分鐘也屬等閒。原來他是英國最top的freestyle足球員,今次亦是到港參賽,「我走訪10多個國家表演,知道這裏人多來小試牛刀。」
MK歌神
這位阿叔都好勤力,帶齊樂器唱歌神阿Sam的歌,可是不少人都愛逗他的小狗玩,多過認真聽他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