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Y為咗準備考大學,忙個不休,雖然讀緊中六啫,已要溫習不停,左丁山叫佢去報考TOFEL與IELTS,考第一次就唔需要準備,試吓自己實力先,如果成績不如理想,就知道唔掂嘞,要刨吓考試材料,讀多啲英文雜誌,以免明年考高考唔掂。學生Y唯唯諾諾,話自己會上網搵資料,上網報考。
好彩學生Y係香港學生啫。呢日睇《南華早報》,先知道大陸學生考IELTS要交「黃牛費」,由一百元人民幣至三百元人民幣不等,《南早》一位記者知道有此情形後,扮內地學生,登上一個bbs.gter.net報名,即刻收到幾個「黃牛」出價,由八十元人民幣至一百五十元,保證扮學生嘅記者可以喺五月在廣州有位考IELTS。
IELTS一年喺中國考幾次,因中國出外留學生太多,留歐者要考呢個試嚟證明自己嘅英文程度,所以每次考試都人數爆棚。各地省市「黃牛」就一早上網,用唔同身份與密碼霸晒位,然後在網上兜售。詳情可睇四月十四日《南華早報》教育版。
中國勝在人多,弊在人多,考IELTS都可以製造搵錢機會畀一啲有心人,無怪中國有咁多富翁。溫總理講過,中國有十三億人,將一件小事乘大十三億,就大到無倫,除以十三億,就小到微不足道,前政協主席李瑞環出版新書《辯證法隨談》,有句語錄話:「中國的小勺多,你別看小,鍋再大也經不起撈」。當然啦,有十三億小勺喎,故此李瑞環又講:「民以食為天,飯字半邊是『食』字,半邊是『反』字,沒有食就會反。」真係精彩。還有「有那麼一小部份人,在領導面前是奴才,幹起工作來是庸才,一切活動為了升官發財。一旦掌權就搞獨裁」!成日講中國小農意識嘅陶傑一定鍾意下一句:「在我們的工作常常帶有農村的特點,戰爭的痕跡,運動的方式;在經濟建設中,愛大搞,好突擊,走極端,多偏激。由於這個問題,我們吃的苦頭相當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