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足運受球市不景、球員青黃不接等問題困擾,直至今季南華大搞,球市才稍見起色,只是青訓及場地不足等問題仍未解決。反觀澳門,在特區政府將推動體育列為重點政策下,在足運發展上更獲澳門賽馬會支持,成立青少年足球學校,為澳門足運打好根基,提升整體水平,力追香港。
記者/攝影:曾雁平
澳門政府重視體育發展,可不像香港特區政府般得個「講」字。為提升大眾對體育的認受性,澳門05年首次主辦東亞運、06年辦葡語運動會,今年還有亞洲室內運動會。澳門體育發展局獲悉香港傳媒採訪澳門青少年足球學校後,該局局長黃有力、澳門賽馬會副主席梁安琪及高層李志強(曾任南華足主)更主動受訪。
長遠目標走向國際
澳門過去一直是亞洲「魚腩部隊」,近年港澳埠際賽亦輸多贏少,但澳門體育發展局03年成立澳門青少年足學校,邀請資深教練任教,為澳門6至14歲的青少年提供系統性訓練,還將澳門運動場的副場作為學校訓練場地。經過多年努力,現時澳門各級別青年軍差不多全是出自該校,目前每周有逾250名青少年,在該校接受每周最多3次的訓練。另外,澳門在去年的港澳埠際賽主場守和港隊,終止多屆慘敗劣績。
黃局長指出,澳門將體育列入重點施政項目,並獲澳馬會支持足球項目,除培訓球員為代表隊,還希望培養市民對體育的興趣;梁安琪則表示,長遠目標是澳門球員能走向國際。
澳門足球小將有潛質
去年底接任澳足校總教練的丘建威,認為澳門部份足球小將甚有潛質,如加以適當訓練,可望達至職業水平;只是澳門沒有職業聯賽,要再進步存在困難。事實上,澳門足球聯賽仍屬業餘,球員縱有潛質,也欠缺發展平台;在看不到前景下,很難要求年輕人全情投入足運。
前澳門代表隊門將陳達燊是目前唯一外流球員,近季以業餘形式效力香雪晨曦。他表示,澳門體育發展局近年與重組的澳門足總關係已有改善,只是以澳門環境,短期內仍不易培訓出達到職業水平的球員。
雖然香港有職業聯賽,但球隊沒有長遠發展方向,足總又缺乏場地等硬件,導致球員出現斷層,目前只靠國援及質素平平的外援支撐;如球圈人士仍不正視問題,不久將來被澳門趕過,絕不為奇。
港、澳足球對對碰
香港足總
成立年份:1914
世界排名(4月份):108
使命:推動及發展香港足球,令足球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
經費來源:
1.政府撥款
2.商業贊助
3.門票分賬
聯賽:甲(職業)、乙、丙及丙組地區
訓練及比賽場地:大球場、旺角場、小西灣及康文署各仿真草及草地場(足總有優先使用權,但有限額)
網頁:www.hkfa.com
澳門足總
成立年份:1939
世界排名(4月份):188
使命:推動澳門足運發展
經費來源:
1.政府撥款
2.青訓由體發局撥款、澳門賽馬會贊助
3.亞洲足協資助
聯賽:甲、乙及丙組(全為業餘)
訓練及比賽場地:澳門運動場及科技大學等
網頁:www.macauf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