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h!青雲!Yeah!」當台上宣佈青雲奪得影帝的一剎那,我們在台下高聲歡呼,青雲在上台前先轉身望向人群,大家歡呼得更雀躍,青雲面上綻放燦爛的笑容,未實質地接到獎座,先把群眾的支持抱入懷。全球華人早已肯定了青雲的演技及專業態度,唯獨是等待運氣降臨,讓業界頒發肯定的名銜,讓大家大大聲地叫青雲一聲影帝,青雲得獎,太太掉下感動淚水,張達明、黃秋生、張家輝也開心得手舞足蹈,相信正在工作中的吳鎮宇也一樣替老朋友開心,這一伙好朋友互相欣賞、愛護、影響,但通常通過互窒來表達,鎮宇、家輝、達明努力啊,希望很快便輪到你們,讓大家高聲歡呼,也撈得一頓鮑參翅肚吃吃。
譚家明導演自八十年代新浪潮電影後,致力在有系統的學府有系統地培育新一代,去年從理論中再走向實踐,成績蜚然,香港演藝事業中,有理論有實踐又有學術成就的例子寥寥可數,譚家明導演切實地做到了,希望將來在演藝教育的範疇內,譚導演可以從特區政府甚至國家爭取到更多的注意及資源,培訓華語電影新一代。
金像獎舉行前夕,問到幾位年青新演員會否出席,答案竟然是:「又冇提名,又冇份做嘢,去嚟把鬼咩!」登時想起《黑社會》中天林叔與古天樂的一段對話:「挑,即係嚟搵着數啫。」演藝界台前幕後都從這個工業中掙榮譽,掙飯吃,大家都在Take,但總也得Give呀,金像獎是一年一度向外界展示力量的大Party,Party最重要的是多活躍於業內的人參與,若然攝影機Pan到台下,Pan來Pan去都只得大家唔認得的Sitin人士,Party開嚟都冇乜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