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界「奧斯卡」普立茲獎(PulitzerPrizes)前日(周一)揭曉得獎名單,《華爾街日報》(TheWallStreetJournal)憑揭露美國認股權醜聞和中國資本主義起飛的醜陋面,一口氣連奪公共服務(PublicService)和國際報道(InternationalReporting)兩大獎,是今屆大贏家。
第91屆普立茲獎評審委員會指出,《華爾街日報》以具創意和詳細的報道,揭發美國公司高級行政人員行使認股權的問題,觸發超過100間公司要接受調查及多人下台,令多間公司要改變政策,因此獲頒普立茲獎中最重要的公共服務獎,這是該報首次奪得此獎。
揭露中國環境污染
《華爾街日報》也憑一系列以銳利筆鋒,評論中國資本主義起飛造成不公平及環境污染等報道,贏得國際報道大獎。去年12月8日,該報在《資本主義家的改革,如何揭露中國政府的漏洞》中指出,改革令數以億計中國人脫貧,但也令他們失去醫療、退休金等保障,加上貧富懸殊和貪污問題普遍,引發暴力的集會增加,中國領導人需速謀對策。
去年7月19日,該報另一篇文章《起飛的中國,一位醫生對抗一間污染工廠》中,描寫福建屏南張長建為農民請命,要求一間污染河水的化工廠遷走,弄致他的診所被封。
《華爾街日報》執行主編斯泰格爾向員工發祝賀電郵,表示極之驕傲。他指出作為新聞機構的最崇高使命,就是揭發商業弊病,讓社會治好它。
接納網上新聞提名
其他得獎報章,包括《俄勒岡人報》(Oregonian)憑報道一家四口困雪山慘劇,奪得突發新聞獎(BreakingNewsReporting)。事件中韓裔爸爸雪地求救,沿途脫掉身上衣物留下標記,希望獲救,最後這個好爸爸凍死在雪地,母女三人獲救。
1917年成立的普立茲獎,表揚在新聞、文學、戲劇及音樂等領域的卓越表現者。今年選舉廣泛接納網上新聞,報社可將網上片段、網誌等交給評審。除公共服務獎獎品是一枚金牌外,每個獎項的獲獎人,獲發10,000美元(78,000港元)
獎金。美聯社/路透社/《華爾街日報》
普立茲部份得獎名單
新聞類
公共服務獎:《華爾街日報》,2006年揭發美國企業認股權醜聞
突發新聞報道獎:《俄勒岡人報》,報道俄勒岡一家四口雪地迷路失蹤
全國報道獎:《波士頓環球報》,披露總統喬治布殊濫用「簽署聲明」擴大權力繞過他不支持的新法例
國際報道獎:《華爾街日報》,中國資本主義抬頭的影響
社評獎:《紐約每日新聞》編輯部,為世貿中心善後工作人員抱不平
突發新聞照片:美聯社巴勒爾提,捕捉到猶太婦女抗拒以軍清拆西岸殖民區的鏡頭
非新聞類
小說:《道路》(TheRoad),作者麥卡錫(CormacMcCarthy)
戲劇:《兔洞》(RabbitHole),作者林賓─阿拜爾(DavidLindsay-Abaire)
人物傳記:《美國最著名的人︰比徹傳記》(TheMostFamousManinAmerica:TheBiographyofHenryWardBeecher),作者阿普爾蓋特(DebbyApplegate)
非小說文學:《隱約高塔︰阿蓋德與邁向911之路》(TheLoomingTower:Al-QaedaandtheRoadto9/11),作者賴特(LawrenceWright)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