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隻生太陽蛋加熱<br>微波爐叮爆蛋青年傷眼

將一隻生太陽蛋加熱
微波爐叮爆蛋青年傷眼

【本報訊】一名18歲青年,昨日在筲箕灣住所,將一隻生的太陽蛋放入微波爐內加熱,稍後取出時,太陽蛋的蛋黃突然爆開,滾熱的蛋漿四濺,濺傷他的左眼及肩膊,事主報警被送院敷治,幸無大礙。 記者:潘志能

事主姓陳,18歲,與家人同住筲箕灣興東邨興康樓一單位,昨日下午1時許,他獨自在家為自己做午餐,當時他在碟上打開一隻生雞蛋,做成一個四邊是蛋白中間是球形蛋黃的太陽蛋,然後放入微波爐加熱。
不久,事主將盛着太陽蛋的碟從微波爐取出,當時太陽蛋四邊的蛋白已熟,中間球形的蛋黃則呈半生熟的漿狀,此時蛋黃突然爆開,滾熱的蛋漿四濺,陳當場被濺中左眼和肩膊,痛得他隨即甩手,碟和太陽蛋都掉落地上。事主連忙進入洗手間用濕布敷眼,但未見好轉,於是致電報警,事後被送院治理,經醫生清洗眼睛後幸無大礙。
一般市民都知道,將整隻連殼無論是生或熟的雞蛋放入微波爐加熱,都會因為蛋內快速加熱膨脹因而迫爆蛋殼,但原來打開的太陽蛋亦會有爆蛋情況,這是因為蛋黃內的水分子吸收微波能量太多,溫度升高,壓力大到蛋黃表面不能承受,所以就會爆開。

加熱前應打散蛋黃

香港科普協會創會會長曹宏威指,蛋黃加熱後突爆開,與一般壓縮氣罐穿破爆出液體相似:「當拎番隻蛋出嚟時,刺激到蛋膜較薄嘅地方穿破,入面已經加熱咗嘅蛋漿咪會連同水蒸氣一齊爆出嚟!」
理大應用物理學系助理教授羅永祥則指,最好避免將蛋放入微波爐加熱,否則亦要打散蛋黃,「淨係拮窿係冇用嘅,因為蛋膜會自動埋口。」
工程師盧覺強則提醒,除了雞蛋之外,所有內含液體的食物都有類似危險:「例如𠵱家好興嘅醬爆貢丸、魚蛋等等,入面好多汁,所以當你加熱後一咬落去啲汁四圍彈,都係呢個原因,只不過佢哋冇咁易爆。」

微波爐烹調原理:

傳統煮食方法是用火通過鍋底傳熱至鍋中食物,食物受熱是從表面傳到裏面。微波爐則利用電磁波令爐中的分子互相磨擦產生熱量,令食物的內外各部份同時加熱至某一溫度。

‧分子互相磨擦產生熱量

‧同時加熱食物至某一溫度

微波爐叮蛋令蛋黃爆開原因

1.蛋白:一般加熱至80℃會凝結

2.蛋漿及水份:蛋黃需要較高溫才凝結,而水份達到100℃會化成水蒸氣,增加蛋膜內的壓力

3.蛋膜:凝結溫度較蛋白低,因而較先凝結。雞蛋加熱時蛋黃會膨脹,蛋膜承受不到壓力而爆裂

資料來源:綜合理大學者羅永祥、理大工程師盧覺強,及香港科普協會創會會長曹宏威

使用微波爐時注意事項

‧切勿用微波爐烹煮帶殼生雞蛋,加熱帶殼或無殼熟雞蛋,以免引起爆炸

‧切勿使用密封或蓋緊的容器烹煮食物

‧烹煮帶有外皮食物如馬鈴薯、香腸及蠔等,應先刺穿食物表皮,以便加熱時內部水蒸氣能溢出

‧切勿用微波爐加熱食油,因油溫會變得很高而難以控制

‧加熱液態食物時,應使用闊口容器,以免被加熱時產生的氣泡或滾液噴濺燙傷

‧切勿用微波爐加熱清水及蒸餾水,以免發生忽然沸騰情況,被噴出的蒸氣灼傷

資料來源:食物環境衞生署網頁、《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