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下台的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施政功過得失,對於一向善忘的港人,大抵沒有幾個感興趣討論,但滙豐亞太主席鄭海泉與記者暢談回歸十周年感受時,主動為「阿松」平反,「當時阿松做咗好多嘢,事實上為香港做出唔少貢獻。」
下台後幾年顯效益
亞洲金融風暴及沙士疫潮令香港陷入衰退,特區政府面對財赤,開源不易,自然要節流,身為政府財政把關人,緊縮公共開支的政策,自然動輒得咎,鄭海泉說:「當時確係有唔少建議,對既有利益嘅有影響……」
今天回望,在舉步維艱的政治泥沼裏,諸如更緊密經貿關係(CEPA)、自由行等建議,都是充滿突破創意的新思維,最重要是北京對提交的建議,大力支持及推展,一系列紓民解困的措施,阿松下台後幾年間陸續顯露效益。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他笑說,世事往往如此,語音不無滄桑,但他強調,「後人都要執行,都要follow-up」,才能享受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