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職香港報紙編輯

曾任職香港報紙編輯

郁風生於顯赫家庭。父親郁華不僅是抗日戰爭中殉國的大法官,還是個詩人、擅長山水畫的畫家。她的叔父則是中國一代文豪郁達夫。郁風少年時期即受家庭薰陶,熱愛文學藝術創作之餘,還從事媒體工作,曾在香港的《星島》和《華商報》任職編輯,並主編文藝美術綜合刊物《耕耘》。

跟隨郭沫若創辦《救亡日報》

郁風年少時,經常跟郁達夫到處轉,更在十七、八歲的青春年華,在叔父的引領下,親聆魯迅的教誨,並接受過魯迅題贈的畫冊。郁風亦因此受叔父進步思想的影響,在30年代中期,積極參與上海的抗日救亡運動,並在期刊發表畫作。1936年魯迅逝世時,上海英文《中國之聲》雜誌的封面首次刊登的魯迅畫像,就是她的作品。
抗日戰爭初期,她還跟隨作家郭沫若、夏衍到廣州創辦《救亡日報》,任記者、編輯,後到粵北四戰區從事美術宣傳工作。1939年到香港《星島》和《華商報》任編輯並主編文藝美術綜合刊物《耕耘》。日本佔領香港後,她則轉到桂林任廣西省藝術館研究員。後在重慶、南京任《新民報》副刊編輯,發表過不少散文和評論。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