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人建立亦醫亦友關係<br>醫療故事:眼科醫生不再只看眼疾

與病人建立亦醫亦友關係
醫療故事:眼科醫生不再只看眼疾

一份關懷,可以拉近醫生與病人之間的距離;一句慰問,可以釋除病人多年來的心結。眼科專科醫生陳偉民在公立醫院和大學醫學院工作共15年,去年轉戰私家醫院,為的就是要賺取多一點診症時間,與病人一同面對前路,建立一個「亦醫亦友」的關係。

醫生不再高高在上

陳偉民表示,早前接獲一名20多歲實習女律師的求診個案,其視力良好、眼睛健康,卻走遍多間診所和醫院求診,即使檢測結果正常仍不感安心。原來其父患有可遺傳的夜盲症,40多歲已經失明,而且家族中有其他成員患有該症,所以雖然眼睛健康,她仍然擔心自己帶有可引致夜盲症的基因,日後會遺傳予子女。
雖然她不斷求診,但始終沒有醫生理解其求診原因;及至與陳偉民傾談間,她才娓娓道出其隱憂。陳偉民於是建議她與父親一同接受基因測試,確定她是否帶有致病基因,並承諾她日後懷孕時,會為其胎兒進行測試,如胎兒不幸帶有致病基因,再考慮如何跟進,才解開了這名病人多年來的心結。
陳偉民認為醫生與病人的關係已逐步改變,醫生不再高高在上,而即使是一名眼科專科醫生,也不再只看眼疾。他說:「例如睇小朋友,就要畀多啲鼓勵,希望令佢哋嘅生命有轉變;又好似睇長者咁,就會畀多啲關心,希望佢哋晚年生活得更加愉快、舒適。」
就是這一點關懷,令醫生與病人間建立起密切關係;就是這一份信任,提高了病人對治療的遵從性。就如陳偉民所說,一種嶄新藥物推出,總要有第一個病人試藥,病人願意當「白老鼠」,正正因為相信醫生,「要搵一個信任嘅醫生,唔信嘅,就搵過第二個。」
記者 趙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