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計劃自2000年末推出至今,已經歷6個年頭,現時全港逾350萬就業人士當中,約67%已參加強積金計劃,所累積的供款高達2024億元,平均每人供款5.78萬元。雖然2006年全年回報達11.65%,但整體而言,按「強積金制度五年投資表現回顧(01年4月1日至06年3月31日)」報告顯示,強積金計劃的平均年率化淨額回報率僅6.99%。若單靠強積金每月僅月薪10%供款,相信退休時,未必能應付較充裕的生活開支。
強積金計劃鼓勵市民為退休生活預早作好準備,是一個很好的安排,但強積金暫仍未能為大家提供較大的投資選擇空間。現時可選擇的強積金基金類別,主要為股票基金、混合資產基金、債券基金、保證基金、保本基金及貨幣市場基金。
未照顧獨特風險取向
就股票基金的選擇而言,亦只限於較「大眾化」的地域範圍,如北美、歐洲、大中華等,計劃下的各類成份基金組合,無疑能照顧普遍計劃成員的需要,但每位投資者始終有其獨特投資和風險取向。此外,強積金計劃供款亦設有上限,對個別投資者而言,現時的強積金計劃難免有所限制。
強積金供款設上限
其實,強積金只是個人投資組合中一員,大家可考慮選擇其他投資理財方案,與強積金互相配合,強化個人的理財組合,在強積金既有的基礎上,建立更強穩的退休保障。
美國萬通保險亞洲有限公司
市務部高級副總裁 蕭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