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馬屁」的起源 - 李碧華

「拍馬屁」的起源 - 李碧華

本人最無能為力之事,便是「拍馬屁」。
說違心話,個人當然痛苦,且幹此勾當,不管多巧妙,多隱晦,多迂迴,旁觀者清輕易看穿。阿諛奉承,主子瞧得起,安插個位置,或給你些好處,收穫與實力不相稱,昭然若揭。過了分寸,只覺肉麻──但一想,這也是求謀手段,必然是有吃這套的弄權上司,方有腼顏迎合的下屬。一個巴掌拍不響,物以類聚。
追溯「拍馬屁」的起源,其實好簡單。蒙古人習慣,兩人牽馬相遇時,互相在對方馬屁股上一拍,說幾句讚賞對方養馬有方的寒暄,非為巴結。又,以前人騎馬,未跨上踏鐙,先拍馬屁股,一來讓牠有準備,免得驚跳;二來亦打個招呼。本意對方都好:
「馬兒,我要騎你了,大家合作,請你別發脾氣呀。」
雙方無階級分野,亦沒尊卑、優劣、主奴……之別,中間不涉利益衝突,拍拍馬屁,就如講聲Hi。哪有今時今日所見之噁心?
也許我幸運,或者我不幸──完全不懂拍馬屁呢。
只覺做人,不卑不亢就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