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這部書的書名《ARandomWalkDownWallStreet》中文版本普遍譯作《漫步華爾街》,無論大陸或台灣也有很多譯本,把RandomWalk譯作漫步,帶點漫不經心,在弱肉強食的華爾街漫步,有點超然的姿態。其實書名的RandomWalk有另外一個意義,是指數學上的隨機性,而在金融學的範疇裏,普遍相信股價帶有隨機性,不容易預測。書名另外一個譯法,就是指華爾街(股市)的隨機性。
作者Burton.G.Malkiel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而一般人對大學教授的印象是刻板及悶蛋,但《漫步華爾街》一書的寫作對象不是大學生或金融從業員,反而是一般市民,因此這本書並不深奧難讀,作者懂得利用生動及簡易的文字,解說不同領域的金融實證研究成果,讓普通市民也能了解投資相關的東西。
文字生動簡易
在財務學裏,「有效率市場假設」是一個重要課題,而書中說了這樣一個故事。故事主角是一位大學教授,他自己十分信服「有效率市場假設」的理論。某天,他與學生在華爾街漫步,忽然學生發現路上有一張10元鈔票,於是他俯身,打算拾起鈔票。但教授看見後卻喝止,「別煩了,如果路上真的有張10元鈔票,早就應該給人發現,因為市場本身是很有效率的。」這個故事中,教授有點食古不化,有錢也不會拾,反而諸多懷疑,錯失大好機會。作者建議,如果真的遇到類似事件,應該把握黃金機會,把錢拾起來。
其實這故事是譬喻投資市場,雖然股市一般來說是很有效率的,但總有些時候會缺乏效率,可以賺錢。投資者要在股市賺錢,就像在路上碰到有鈔票可拾的機會一樣,一瞬間即逝。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很多歷史例子,證明他的觀點。例如以杜氏理論(DowTheory)為例,如果採用的策略是只投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中,首10隻最高息率的股票,投資組合的回報是否優秀?這個理論一直都能為投資者帶來可觀回報,但到了90年代中,這策略便行不通,原因是時代會變,從前行得通的賺錢方法,現在可能不中用,所以作者強調在投資市場要懂得靈活變通。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