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Wii手踭痛應先做熱身<br>心肺功能弱人士 忌玩拳擊

防Wii手踭痛應先做熱身
心肺功能弱人士 忌玩拳擊

【本報訊】有物理治療師激讚Wii遊戲機,較傳統遊戲機能給予玩家某程度上的肢體運動,但認為Wii打網球、拳擊等始終是虛擬遊戲,重複地打空拳或空波容易令玩家患上「Wii手踭痛」,導致發炎,建議打機期間應多做紓緩運動。但三類高危人士,包括心肺功能弱、膊頭曾受傷及手腕已有問題的人士更應適可而止,尤其心肺功能弱的人士,並不適合玩拳擊遊戲。 記者:羅少玲

Wii最受歡迎的遊戲Sports內有五款運動,包括網球、保齡球、棒球、高爾夫球及拳擊,玩家毋須拿着重重的網球拍或使用拳套,只需拿着遙控手掣,即可享受遊戲樂趣,模擬真實運動。物理治療師周錦浩指Wii與跳舞機均屬肢體遊戲,反正傳統打機也會令玩家出現腰痠背痛,倒不如選擇某程度上帶有運動的遊戲,活動一下筋骨。

心跳每分鐘高達160次

不過,傳統電視遊戲為玩家帶來的「任天堂手指痛症」已演變成「Wii手踭痛症(WiiElbow)」,這些在網絡上流傳的痛症名稱,反映出遊戲機為玩家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Sports內最高危的運動是拳擊、網球及棒球。
周錦浩分析稱,模擬打網球的初玩者多較認真,不時使用正手反手時會急停,結果為膊頭造成壓力,而經驗玩家發現原來可以只輕輕移動手腕已可打球,就會令壓力集中於手腕上,結果手腕因「吊空」來打空波,所受壓力較用電腦滑鼠更大,容易產生痠痛及麻痹感。
至於棒球及拳擊,前者太專一目標,集中擊球的那一下,給予肩膊重壓,但對手腕的影響則較少;而每局拳擊為時只約兩至三分鐘,但玩家要連續性出拳及左右閃避,上肢用盡全力打空拳,對心肺影響很大,心跳突然於這三分鐘內拉高至每分鐘150至160次,而一般30歲成年人正常心跳為每分鐘60至90次。

遊戲期間應做紓緩動作

周錦浩建議玩家要先做熱身運動,而遊戲期間也不時做紓緩動作,可減少筋骨出現發炎情況,若關節有痛感、灼熱感及腫痛等症狀,只需休息及敷冰,即可於兩至三日痠痛消失。倘若持續不散,可能已發炎,會影響工作;疼痛會持續數個月,日後也容易復發。心肺功能弱、膊頭曾受傷及手腕已有問題人士,他建議還是少玩Wii為佳,而長者應盡量避玩拳擊,可玩保齡球及高爾夫球等,訓練更多肌肉群的活動能力。

特稿:忍痛繼續後果嚴重

物理治療師周錦浩指出,不少覆診病人均說打Wii後身體痠痛情況較以往頻密,其中一位網球教練表示,真實與虛擬世界的打網球,所使用的力量等均不相同,雖然其職業病痛因打機增加了,但感到痛楚卻仍要打機。
在亞洲運動及體適能治療中心任職運動專科物理治療顧問的周錦浩又透露,曾有一位經常「揸鑊鏟」及拋鑊的中菜廚師,因經常重複進行這動作,令手指及手腕腫痛發炎,但由於工作關係,常常忍痛繼續「揸鑊鏟」及拋鑊,結果痛得不能再做廚師;而平日經常進行這類動作的人,突然停止下來,或會出現肌肉萎縮等後遺症。
本報記者

將手拉向自己方向,可減輕打機時重複動作所引致的關節損傷。

物理治療師Indy示範簡單的伸展紓緩動作。

Wii遊戲機一推出即大受歡迎。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