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升勢持續,但恒指稍為試穿20500點水平即見回吐,全周恒指仍有131點進賬。不過,當中除了來自滙控(005)的貢獻之外,中資金融股尤其是中國人壽(2628)所作出的貢獻實在不少,並抵銷部份藍籌股下跌對恒指造成的壓力。
其實,自從去年9月11日首隻H股正式加入為恒指成份股以來,市場大多集中揣測恒指H股新貴名單,H股表現對恒指的影響反而甚少提及。無可否認,建設銀行(939)H股正式加入為恒指成員時,所佔恒指比重只有約3%,其表現並不足以對恒指產生明顯左右作用,但目前恒指成份股已包含5隻H股(當中4隻為金融股),佔恒指成份股比重達15%,因此,近期中資金融股走勢轉強,H股表現對恒指的影響力亦發揮出來。
從上周三開始的連續3個交易天,大多數傳統藍籌股均錄得下跌,但恒指反而上升或跌幅並不太大,當中便與H股走勢偏強有關。上周三恒指上升101點,但其中60點是來自中石化(386)、中國人壽、建設銀行、工商銀行(1398)及中國銀行(3988),相反,傳統藍籌股長實(001)、和黃(013)、中電(002)等均錄得不同程度的跌幅。因此,大家對H股指數及恒生指數各自獨立反映不同類別股份表現的看法亦需作改變。尤其在今年9月實施第3階段恒指成份股比重上限之後,H股佔恒指比例將逾20%,屆時H股與恒指的關連性將更為明顯,若金融H股上落大,恒指與H股指數走勢同步的機會更高。
同時,H股金融指數期貨明天(周一)正式面世,中資金融股不但影響恒指表現,其股價受H股指數期指及相關窩輪活動影響而顯得較波動。在8隻成份股當中,中國人壽所佔比重始終最大,其次為建設銀行、交通銀行(3328)及中國銀行,各佔近14.5%,中國財險(2328)則只佔3%,因此,大家在買賣這些股份時,亦需留意這個新因素的改變。不過,筆者相信衍生活動對股價造成的波動只屬短線,股價真正走勢仍以基本因素為主導。而面對衍生產品活動,將更加考驗大家的EQ及IQ。
財險上升潛力大
在8隻中資金融股中,筆者對中國人壽、中國財險及交通銀行的推介評級,並未因為衍生產品推出而有改變。前兩者將於本周二公布去年全年業績,受保險業務增長及投資回報急增的雙重利好因素支持,可以預期06年盈利表現將相當理想,對股價影響不大,反而應留意中國人壽今年內涵值的評估,正如平安保險一樣,管理層在分析員簡報會上闡釋內涵值的評估因素之後,其股值(股價除以內涵值)預期降至4倍,即時令當天午後股價急升,中國人壽內涵值上升料令其股值降至4倍以下,因此,基本因素可支持其股價今年突破30元水平。中國財險的焦點則是新管理層善於掌握未來財險業務的發展空間及投資管理,因此,該股股價波動性雖然較大,但上升潛力仍大。至於交通銀行方面,筆者則維持逢低吸納的投資策略。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