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打棒球「融冰」成功<br>贏日本民心 輿論大讚

溫總打棒球「融冰」成功
贏日本民心 輿論大讚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結束日本三天「融冰之旅」前,脫下刻板嚴肅的西裝,穿上灰銀色棒球衣,頭戴飾有北京奧運徽號的帽子,擊出日本學生投擲的棒球,繼之前的「晨運外交」後,再展「棒球外交」,為中日關係擊出感覺美好的一球。「我今天打得還可以!」在此之前,他事先預告,「融冰」成功:由他幾乎一手擬就的國會演說,已經贏得日本人的心了。

中日關係因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東海油氣田爭議等問題幾陷全面冰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10月閃電訪華「破冰」,溫家寶周三回訪,前日先在東京代代木公園耍太極、做早操,大展「運動外交」,然後在日本國會發表演說,接手「融冰」。他在國會45分鐘演說,共贏得12次掌聲,多份日本大報亦高度評價,中日冰封關係似乎開始融化。

講稿自己寫自己找資料

溫家寶昨前往京都探農民、打棒球前,在東京接見華僑時,再度提及他近90高齡母親肯定他的演說,藉此說明融冰成功:「她經歷過戰事,她能接受,日本絕大部份民眾也能接受,所以,我就感到放心了。總理破冰之旅,在國會已經實現了,我心裏感到非常高興。」
他表示,今次訪日融冰之旅,是他2003年上任總理以來最重大的任務;而他為了完成重任,該份打動日人的講稿,由找資料到擬就,都差不多由他一手包辦:「春節期間開始,我演講的稿子,幾乎每段都是我自己擬就的,甚至連材料都是我自己找到的。」
內地專家表示,中國總理親自找資料、撰寫講稿,極為罕見,顯見溫家寶非常重視是次日本國會演說。而他接受香港傳媒訪問時也罕有地公開表示,融冰之旅成功。很多人認為融冰之旅達到了目的,溫家寶本人也認為這次訪日活動取得了成功。他並預期,中日關係還會出現問題和矛盾,但這是正常的,「關鍵在於我們找到了解決矛盾和問題的真正方法」。

擊出最完美一棒

溫家寶預告融冰成功後,昨在京都展開最後一天訪問行程,先前往嵐山向已故總理周恩來的詩碑獻花,再探訪農民,一起種植番茄,最後藉和日本大學生大玩日人深愛的棒球運動,冀為他的運動外交,擊出最完美一棒。
一身棒球服的溫家寶,在當地著名的西京極棒球場,不僅投球、接球,還非常自信地一手接過球棒,嘗試擊球,但他看來有點生疏,連擊兩球,還是把球打到地上。
「打得不好,但心情是美好的。我年輕的時候,很喜歡這個運動,今天和大學生一起打,感到非常高興,大概近五十年沒有打棒球,今天我打得還可以。」溫家寶說。
本報記者

中日兩國輿論

日本《朝日新聞》社論
溫家寶演說提到中國對日本在戰爭問題的反省,表示積極評價,和江澤民1998年及朱鎔基2000年訪日期間,堅持要求日本道歉不同,反映溫家寶想為中日關係締造劃時代的轉變。

日本《讀賣新聞》社論
溫家寶演說反映,胡錦濤為了政權穩定,必須讓北京奧運和上海世界博覽會成功。經濟可持續發展,當然非常重要。爭取日本的合作,自然不可缺少。

日本共同社分析
從旁觀者看來,溫家寶和安倍兩人都在掩蓋對立和傷口以刻意演出「友好」,他們的感受很可能是「如履薄冰」。

中國《新京報》社論
溫家寶總理融冰之旅取得相應成效。不過,中日關係儘管開始融冰,但距離關係「回春」,還有差距。

中國領導人訪日

2007 總理溫家寶
改善中日緊張關係,被視為「融冰之旅」。雙方簽署《中日聯合新聞公報》

2000 總理朱鎔基
修補中日惡化關係,展開「魅力之旅」,親自上電視回答日本民眾的問題

1998 國家主席江澤民
希望日方在侵華問題及台灣問題上明確表態,但未能如願,中日關係惡化

1983 總書記胡耀邦
促進中日友好,邀請3,000名日本青年訪問中國

1978 副總理鄧小平
中國領導人首次訪日,日本媒體稱之為「鄧旋風」。雙方互換《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吸引大批日企到中國投資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溫總拿着球棒,非常自信地準備擊球。 路透社

溫總在球場上一展接球雄姿。 美聯社

溫家寶到嵐山已故總理周恩來的詩碑獻花。 美聯社

溫家寶品嚐日本茶。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