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遠,死而後已,在香港,最能實踐這個理想的,是前啹喀的護衞員。
啹喀都是英國從尼泊爾招募的,跟考AO不同,招聘啹喀兵,另有招聘制度,叫做「高山甄別法」(HillSelection),每年秋天在加德滿都招考。
應聘的尼泊爾青年,必須從自己的村莊,徒步走到首都,有時一走就是兩三星期,這是招聘的最低要求,騎馬來的,乘轎子赴考的,一個都不要。
經過簡單的英語評核,驗收學校畢業證書,馬上就測驗體能:兩分鐘做二十下接腹,一分鐘內從地上跳上櫈子七十五次。通過之後,有牙醫在場,叫考生張開嘴巴看牙齒,規定爛牙不可以超過兩顆。
只有一成人進入複試。招聘啹喀兵的複試,尼泊爾話,叫做Doko,是全世界最艱苦的軍事測驗:考生在五十五分鐘之內,肩負兩隻載了七十五磅石頭的籃子,走上一條四公里的斜坡羊徑。完成這一關,才可以加入英軍。
這個考試制度,由一八一六年開始,到一九九七年交還香港,每一年都有。在香港,考什麼EO、警察和消防員,都不必這般「鞠躬盡瘁」的。量人而用,廣東人長得矮小,珠三角是魚米鄉,叫廣東人打四十八圈麻雀沒問題,叫應考政務官的,給他半天,叫他來回跑一次黃泥涌峽香港仔水塘,他會口吐白沫昏死掉的。
啹喀兵入伍,英國讓他們配備自己的尼泊爾刀。尼泊爾刀叫做「咕嘰」(Kukri),尼泊爾兵在戰場上,用這種彎刀把俘虜砍頭。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的武士刀也很囂霸,在太平洋戰爭之中,英軍把啹喀調上前線,能把武士刀剋得住的,就是啹喀兵的「咕嘰」。
英國攻打福克蘭的時候,國防部發佈了一張心戰宣傳圖片。圖片裏有兩個啹喀兵,正在磨着鋒利的尼泊爾刀。這張照片對阿根廷軍起了很大的心理效應,在史丹利港一役,啹喀兵和英軍一起,正準備進攻一座叫無線電山脊(WirelessRidge)的高地,阿根廷兵看見抽出彎刀、刀鋒在太陽下閃亮的啹喀兵,馬上投降。
香港正在講「通識」,教育當局,也在鼓吹「國際視野」,有許多啹喀護衞,在辦公大樓,在你家的大門口,有誰會跟他們攀談一下,問一問,你從何處來,你有什麼樣的天涯故事?然後,看他的笑容,那一排潔白的牙齒,閃動着刀鋒和雪鄉映照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