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個唱:原子鏸唱拉闊 <br>廟街美都開騷

另類個唱:原子鏸唱拉闊 
廟街美都開騷

入夜的廟街榕樹頭,夾雜車聲、人聲、街頭賣唱聲,前晚還多了原子鏸(Marsha)在這裏的「龍門客棧」美都餐廳舉行首個音樂會──鴛鴦。鴛鴦是咖啡溝茶,Marsha自謔為「鴛鴦」,就像她ABC的身份;美都餐廳也是西菜中煮的「豉油西餐廳」,兩者合作又是一次鴛鴦融合。觀眾們邊看她的演出,嗒着招牌焗排骨飯,歎杯地道鴛鴦,來次不一樣交流。

記者:黃潔蓮 
攝影:楊錦文

平民演奏廳聽一場鴛鴦

沒有演奏廳的闊落、也沒有環迴立體聲音效、更沒有絲絨座椅。隔着那脆弱的玻璃窗,還可隱約聽見巴士經過的嘈雜聲、樓下歌廳的國語懷舊歌……沒有隔音設備,音樂聲響不能發揮最佳效果,整場90分鐘的音樂會,10首國語、英文舊歌,就以Marsha甜美的歌聲搭夠。
第一次聽Marsha唱歌,是7年前《男親女愛》舞台劇上,穿着啦啦隊短裙,劈腿熱舞以廣東話唱「小小強」,老實說真聽不懂她唱甚麼。所以今次音樂會,還是唱英文與國語歌為主,還加插了一首姚蘇蓉「恨你入骨」的日文版,據監製Winson說,每晚樓下歌廳都會唱這首歌,所以要來個一裏一外、一中一日的鴛鴦合奏。

■是次音樂會的造型照。

8年不斷變想做音樂劇演員

出道近8年,看得出Marsha努力在不同界別的嘗試,由演戲、跳舞、唱歌、耍功夫,幾乎樣樣試勻,樣樣皆曉,但卻沒有一樣是較突出的。同期冠軍「狐妮」郭羨妮和季軍「肥杏」胡杏兒,都是電視台姐仔,反觀原子鏸多年努力仍難以定位。其實Marsha最終目的並非要成為演員、舞蹈家或是歌星,而是集合三者於一身的音樂劇演員。自12歲那年,Marsha在美國看《LesMis囗rables》深被感動,尤其聽主角唱《OneDayMore》時,感動得雞皮疙瘩、眼淚直流,從此立志成為音樂劇演員。「美國稱音樂劇演員為Triplefeat(三重技藝),即是要三項技能都精。」看她即場表演,聲音圓渾甜美,高音拿捏準繩,而且七情上面像演戲的演繹,確與一般流行歌星不同。

鄭佩佩:錯在選港姐

中學畢業後,Marsha入讀AmericanMusicalandDramaticAcademy學習百老匯音樂劇,最大心願是能踏足百老匯及倫敦的舞台,演出舞台劇。後來回港選港姐,曾一度忙於拍劇,而忽略了這方面的發展。鄭佩佩不諱言:「當初唔應該叫佢選港姐。」原來當初Marsha回港後冇事做就叫她選港姐,以為這是最快的踏腳石,順理成章拍戲就平步青雲,就像她當年紅透影圈一樣。誰知Marsha當選港姐以後,花了很多時間才讓人知道她最擅長是音樂劇。「我是演員,看不到音樂劇的三面性。因為我執着要她走我以前的路,是我令到她很忙。其實她一直向着自己的理想走,路雖艱難,但是可實行。雖然目前音樂劇在港不太流行,但還有龐大中國市場可以朝着走。」

冇錢有理想

音樂會前後,最緊張的除了是Marsha,還有她母親鄭佩佩。只見她都忙着滿場飛,招呼客人、安排座位,中場休息亦不忘走去問問意見。這個處處為女兒着想的母親,一直出錢出力幫Marsha踏上星途,Marsha出道不久,佩佩已出錢為她拍下造型照打算送到荷李活,希望被荷李活大導看中。去年Marsha闖樂壇,為了唱好國語歌,母親鄭佩佩還找來好友焦姣,擔當她的國語老師,糾正她的發音。而且還出資30萬為女兒灌錄EP,她坦言為Marsha用了很多錢。「對每個子女,我都會百分百支持。我覺得Marsha有天份,不可以用錢去衡量,能向着自己的理想走是最幸福的,若然有錢但冇理想都冇用啦!」

High爆現場

■唱到一半,Marsha索性坐到觀眾席上,與眾樂樂,還唱到七情上面。

■唱到最後一首歌《Diamondsareagirl'sbestfriend》,還大搞噱頭,搵人送上一隻超閃鑽戒。

■Marsha媽咪鄭佩佩及家姐原麗淇(左)也來支持。

策劃人起底

美都餐室老闆黃姑娘:破天荒友情借出餐廳作表演場地。

監製Winson:

60年代未有紅館,歌星們都是在歌廳唱歌,像小明星都是在歌廳唱紅的。這個是屬於Marsha的個人音樂會,由歌與歌之間串連的獨白,都是她親自撰稿。

表哥兼統籌Lawrence:

去年底Marsha的EP已由我負責,今次還是首次跟她一起唱Live,在演出前,她曾到上海操練10日,改善了打拍子。而且我覺得她的聲音,彈性很大,一些古典的、懷舊的歌都可勝任。

鼓手Chris:

雖然曾參與過很多大型表演,有過千人的演奏廳,我亦多在上海的JazzClub內表演,但也不及這次在近距離只有50人的演出深刻。

■Chris曾為胡彥斌伴奏,現長駐上海在國內JazzClub演出。

低音大提琴PeterScherr:

我曾是小交響樂的一員,當中已有七八個低音大提琴手,很難突出自己。所以我還是喜歡這種小眾的音樂會,與群眾很貼近,更能留意表演者的一舉一動。在這些港式地道餐廳演出,對面還有一個公園,感覺好開揚。

■Peter熱愛中國,曾往上海、北京、青島等地表演,這個低音大提琴是產自北京。

觀眾席星光熠熠
唐佳雪妮夫婦:

美都搞音樂會令我諗番64、65年旺角愛群歌廳,那時是一排像戲院的櫈,中間有個盤放茶杯,當時聽過剛出道的徐小鳳。原子鏸唱得幾好,環境又有feel。

張同祖:

利用茶餐廳的環境唱舊歌,好似回到了60年代那樣,很有氣氛。

羅敏莊:

我知道呢度環境唔大,而且音響設備一定唔及演奏廳好,所以要唱得好一定好考功夫。

陳國邦:

我鍾意食呢度嘅亁炒牛河,但聽歌還是第一次。

許小姐:

自從睇過Marsha演出「仙樂飄飄處處聞」就喜歡聽她的歌,我還買了她的EP,覺得她的聲很甜。我很喜歡她唱的《NewYork,NewYork》,很有原唱的味道。

Judy:

她的咬字好清楚,不似現在的流行歌星都聽唔到佢哋唱乜。而且我覺得Marsha唱得到那首歌的氣氛,好似唱《Fever》時就表現得好sexy。

原子鏸蛻變
99年

參選港姐並得到亞軍,亦因為姣好身材,而被改花名「原子彈」。

00年

參與處境喜劇《男親女愛》演出,還與同劇的鄧健泓擦出愛火。同年底演《男親女愛》舞台劇,一展舞技令人歎為觀止。

04年

防止虐待兒童會表演中,一展舞技。

05年

夥拍母親鄭佩佩演出《香江花月夜》歌舞劇,一償多年心願。

《情迷音樂劇》中又唱又跳演繹百老匯式音樂劇。

06年

06年底由母親鄭佩佩出資30萬,替她推出首張EP《只為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