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公義就沒有和平 - 李怡

沒有公義就沒有和平 - 李怡

每年復活節,教宗都照例要在這一天向全世界發表節日講話。因為已是例行公事,所以媒體對他的講話,也只會以極小的篇幅報道。
但教宗今年的講話卻與過往不同。他不是照例呼籲世界和平,而是以沉重的心情談到世界各地的血腥與苦難。他說世界正在受苦,從伊拉克到阿富汗,沒有多少正面的事出現,從非洲到亞洲,都有血腥發生。他說,「這世界有多少傷痛,多少苦難,天災人禍令無數人受害……饑荒、絕症、恐怖活動、綁架等各種禍患,還有人假宗教之名訴諸暴力,令大眾受苦。」
天主教從上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到現任教宗本篤十六世,都痛恨戰爭。但他們都認為,和平並非只是沒有戰爭而已。如果和平建築在社會缺乏公義的基礎上,如果整個社會藏污納垢卻用暴力統治維持表面的和平,便不是真正的和平。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有兩句名言:「沒有公義,就沒有和平;沒有寬恕,就沒有公義。」
在一些嚴重缺乏公義的社會,常會有人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去消滅這種不公義,於是衝突就會發生。過去中國的革命,和其後拉丁美洲、非洲的紛爭和戰爭,原因之一就是人們要消滅社會的不公義。
但以暴力消除不公義,經常會產生更多仇恨。被壓迫者變成了統治階級,造成了以暴易暴的另一殘暴統治。
因此,人類除了公義之外,更需要互相寬恕,互相容忍,否則寃寃相報,以暴易暴,去掉一個不公義,卻又製造另一個不公義,這樣就不會有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