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俊傑每逢在屋邨天台發現一大堆紙皮和舊報紙,就會笑着直奔樓下通知媽媽,一起撿拾變賣。每次賺一個幾毫,俊傑一年就儲了百多元報讀乒乓球和羽毛球暑期班。不過康文署名額嚴重不足,中籤機會約三分一,結果他兩班都抽不中,難過得搖頭跟記者說:「我冇抽過籤!」他昨日聯同50名來自低收入家庭小孩到康文署請願,要求增加活動名額,還窮孩子一個充實的暑假。 記者:白琳
「逢係要錢嘅,就唔使同我講!」自從俊傑(8歲)遭媽媽梁女士這樣「警告」,再也不敢伸手要錢。他閒時與同學到球場踢波,或步行20分鐘到公共泳池游水,「入場費9蚊好貴,要行路(省回車錢)先得。」
高舉畫作表達訴求
梁女士說,一家三口每月靠單親家庭綜援6,000元過活,兩歲的女兒又快要上學,沒有餘錢讓俊傑買玩具和報讀坊間學費動輒數百元的興趣班,「佢啲玩具錢都係自己執紙皮賺番嚟,𠵱家康文署啲班報唔到,佢唔開心,我更加唔開心,好似害咗佢咁!」
昨日到場請願的小孩高舉紙製球類及畫上自己在游泳、打球或彈琴等畫作,表達參加暑期班的訴求。發起請願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批評,康文署缺乏針對扶助貧窮兒童的政策,該署每年暑假舉辦的康樂活動費用一般只需數十元,供全港的青少年及兒童報讀,但名額不足,中籤機會只約三分一。他們促請該署增加名額,尤其是競爭最激烈的游泳班、舞蹈班及球類訓練班等,更應豁免低收入及綜援受助兒童的收費。
康文署回應稱,須聯同其他政策局及部門一同研究上述建議;該署一向與非政府機構合辦免費康體活動,專供清貧學童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