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青年失蹤13天尋回

夢遊青年失蹤13天尋回

【本報訊】一名懷疑患有夢遊症的17歲青年,上月30日離開黃大仙彩虹邨寓所後,連續失蹤13天,直至昨日上午,他途經天水圍時被警員截獲。消息稱,警員調查期間發現該名夢遊青年涉及一宗欠繳罰款事件,於是將他帶署調查。

事主欠交罰款

夢遊失蹤13天的青年姓陳(17歲),中四輟學,與家人同住彩虹邨。據悉,陳近年懷疑患上夢遊症,過去曾發生多次夢遊失蹤事件,警方事後分別在黃大仙、新蒲崗、葵盛及柴灣區將他尋回。
警方消息稱,上月30日,陳身穿黑色短袖T恤、藍色短褲及灰色拖鞋離開黃大仙彩虹邨寓所後不知所終,其母翌日向警方報案求助,東九龍總警區失蹤人口調查組接手跟進。至昨日上午11時30分,一名警員巡經天柏路天水圍體育館對開時,發現陳的蹤影,警員立即將其截停帶署,其間發現他與一宗欠交罰款事件有關,警方稍後通知其母親往警署銷案。
對於有患上夢遊症的青年離家13日後才被警方尋回,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認為,事主的失蹤跟夢遊絕對沒有關係。他表示,夢遊症在醫學上又稱為「睡行症」,只會在深度睡眠期間出現,一般持續幾分鐘至半小時,之後患者會自動上床睡覺,「一般人最多咪瞓8至10個鐘,所以係解釋唔到點解佢會失蹤成10幾日。」
資料顯示,4至8歲的幼童是夢遊症首次發病的最普遍年齡族群,原因是人體腦部有兩組分別控制睡眠及醒覺的組織,夢遊患者可能因調節睡眠的腦部系統發育較慢而得病,但隨着患者進入青春期,腦部調節睡眠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夢遊症狀便會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