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學院改名影響畢業生證書

特稿
學院改名影響畢業生證書

為彌補本港大學於03年起受削資打擊,政府遂於兩年前首次推出等額配對基金,鼓勵大學向商界籌款,政府同時捐出相等數量的金額。此舉改變了本地大學的捐款文化,許多大學自此紛紛「出售」旗下教學樓、教授席等,以答謝捐贈者,但一般甚少「出售」大學的學院命名權。
其實,大學學院的命名,與命名教學樓、教授者的意義截然不同,前者影響入讀學生所獲證書內的稱謂,例如香港大學醫學院早前以10億元出售「醫學院」命名權後,由於已改名為「李嘉誠醫學院」,故有關畢業生的畢業證書,將印着「李嘉誠醫學院」稱謂,與以往證書有所不同。正因影響重大,所以當初命名掀起連串風波及反響的原因。
若與美國或加拿大的大學相比,由於它們的捐款文化建立多年,即使命名作「學院」情況亦頗為普遍,甚少在師生、校友間出現反響。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