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香港大學以10億元「出售」醫學院命名權予富商李嘉誠後,城市大學近日獲其士集團主席周亦卿捐出5,000萬元,屬城大收到最大的一筆過捐款;校方計劃將城大研究院命名為「周亦卿研究院」,以表答謝,預料10月正式命名。但城大學生會及教職員質疑校方將命名權商品化,且有賤賣學院命名之嫌。 記者:梁美寶
城大校長張信剛接受本報記者查詢,問及城大可有打算將研究院命名為周亦卿研究院,以表謝意時不置可否,只笑說:「呢張支票係我人生中收過最大張嘅支票!」又表示周亦卿是其讀書時的學兄,為人很低調,暫不想高調宣布此事,校方仍在考慮如何答謝對方的支持。
已獲校董會投票通過
知情人士透露,城大早於去年9月已知悉周亦卿將會捐出5,000萬元給城大,但對方沒有規定捐款作特定用途,校方曾於校董會上討論將研究院命名為「周亦卿研究院」,以表答謝的可能性;建議一旦落實,將來入讀城大的研究生,其研究院畢業證書均會起用「周亦卿研究院」之名。城大校董會捐款小組去年年尾曾進行投票,結果以八比一票數通過命名儀式,只有學生代表的一票反對,質疑該筆捐款金額太少。
「用呢個數命名太便宜」
城大學生會會長梁頌恆稱,學生會不贊成將研究命名用來答謝捐贈者,「如果用講座教授或教學樓的命名係可以,但若將整個研究院命名,我哋就好反對;而且用單一捐款嚟計,用呢個數命名都太便宜,好似將城大個名賣出去咁!」
梁批評校方將捐款意義本末倒置,好像已變成明碼實價,若捐某一個數目,就可獲表揚,他認為應該根據捐款者對城大的貢獻決定命名形式,他笑言「可能學生會用5,000蚊都可以捐到垃圾桶,用嚟命名。」
城大於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根據城大於06/07年度的資料顯示,受資助及自負盈虧的研究生數目約為6,000人。研究生課程包括法學碩士、人文科學碩士等多個科目。
現年72歲的周亦卿在上海出生,17歲隨家人來港定居,畢業於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1970年創辦其士集團,繼而發展為擁有4間控股公司、4,500名員工的集團公司,在海外6個國家和國內6個城市設有分公司,估計身家達50億元。周亦卿與日籍妻子宮川美智子育有6女1子,排行第5的女兒周蕙蕙,丈夫是無綫電視藝員吳家樂,兩人育有一名女兒。
周亦卿部份慈善捐款
受惠機構:公益金
捐款詳情:去年以其士集團35周年誌慶名義捐款逾10萬元
受惠機構:浙江大學
捐款詳情:2000年捐款500萬元人民幣建造「周亦卿科技大樓」
受惠機構:香港大學
捐款詳情:設立獎學金及建造「周亦卿樓」
受惠機構:香港理工大學
捐款詳情:設立獎學金及建造「周亦卿樓」
受惠機構:香港科技大學
捐款詳情:設立獎學金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