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唔係牙擦,我自豪啫!」<br>回歸10年百人誌:簡炳墀信會睇到普選

「我唔係牙擦,我自豪啫!」
回歸10年百人誌:簡炳墀信會睇到普選

97前「馬照跑」是象徵順利過渡的期票,馬會摘去「英皇御准」四個字,97後賽事繼續,但入場人數及投注額都大不如前。
在香港殖民歲月的馬場,創造了兩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練馬師簡炳墀,騎師告東尼。出生及成長於新界、揚名立萬於馬場的簡sir今天樂享退休生活,但牙擦作風依舊。論投注額減少,他說:「唔鍾意賭馬,你求佢都唔嚟。」談政圈,他更不屑:「全部都係變色龍,廢話連篇,你話邊個唔愛國?」 記者:蔡建豪

由寂寂無聞的「鄉下仔」、到鋒芒畢露的「新界簡」,以至近年晉升殿堂級的「簡Sir」,三個不同稱號,代表「牙擦練馬師」簡炳墀25年練馬師生涯不同階段的歷程。簡Sir69年投考馬會應徵騎馬人,78年升正練馬師,五度榮膺冠軍練馬師,訓練的馬匹五奪最高榮譽的打吡大賽冠軍,至今仍是空前的成就。回想當初立志當練馬師,他的理由簡單不過,「我係為錢而鍾意練馬。」

馬圈從來是弱肉強食

回歸後馬照跑,但簡Sir承認不論馬會或是馬圈都靜靜地在改變。昔日馬會是高尚的玩意,馬主都是社會權貴,今天傾向平民化;從前賽馬不需要宣傳招徠,今天賽馬充斥着廣告包裝。但他認為賽期頻密,只是造就騎練更多贏取獎金的機會,普羅馬迷財力有限,投注額不會突破飛升。
簡Sir認為,馬會豐厚財力吸引世界各地著名騎練到港發展,加上馬匹質素提升,造成本港賽駒在回歸後屢次揚威海外大賽。他昔日不少門生今天已獨當一面;馬圈從來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戰場,不論是英國人或中國人主政,他認為都不存在種族歧視,「人哋睇小你,你自己要反省吓!」
上水松柏塱是簡Sir的出生地,身為村長的他在那裏建有一間恍如小型賽馬博物館的別墅,門外是一對「綠茵稱無敵.沙場更絕情」的懾人匾額,內裏收藏了他昔日贏取的獎盃及錦標,還有逾100張相片及油畫,貼滿主廳、客廳及走廊每個角落。
簡Sir一腔帶濃重鄉音的語調,不但敢於批評馬會;原居民出身的他還涉獵政界,即使參選立法會選舉失敗,多年來仍熱衷新界鄉議局的事務。外界對簡炳墀的印象總離不開鄉下佬、牙擦和大男人,今天樂享退休生活的他說:「我唔係牙擦,我自豪啫!」

最不屑忽然愛國人士

對於回歸後爭拗不休的政治問題,眼見不少擁有昔日港英勳章的人士回歸後忽然愛國,簡Sir最是不屑,「全部都係變色龍,廢話連篇,你話邊個唔愛國?」03年他參與7.1大遊行,在中區人山人海的街頭,與50萬名市民一同爭取民主自由,一切都是率性而為,「雀仔困住喺個籠入面,都唔開心。無咗自由,做鬼都唔靈。」70歲的他繼續牙擦:「我相信我在生之年會睇到普選。」
回歸10年倒數82日

年輕時代的簡炳墀當過後備警察,即今天的輔警。

當年港督尤德爵士頒發獎狀予簡炳墀。

簡炳墀五奪冠軍練馬師,得獎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