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3G漫遊手機帶到韓國,充電時往往不足,一下子用光,不知道是不是與電壓有關,問了很多人,都沒有答案。
不甘心,路過一家手機店,又走進去問,店員略懂一點英語,也抓着頭皮:「你的充電器,應該適合任何電壓,一百、一百一。兩百、兩百二,都沒問題才對呀。」
「沒問題我就不必來找你了。」我說。
他又抓頭皮,說:「不如這樣吧,飛利浦有種新機,充電電池用完,就可以塞一粒普通的AAA電池進去,至少能夠通話一小時。」
「我還以為你們韓國人愛國,不會用其他國家的東西呢。」我說。
他笑了:「最初會用的,等我們學會了,就不用。」
「韓國還有甚麼最新的機種嗎?」既然來到,順道問問。
「三星出了一架,很薄的。」
「那早就有的呀。」
「不過這架不是普通手機,而是電子手帳PDA型的,也很薄,能高速收發電郵。」
「一般電子手帳手機都厚,我用的那架SonyEricssonM600i已經算薄的了,還有更薄的嗎?看樣子我的消息不是很靈通。」我說。
他解釋道:「只有十三點三厘米厚。不過比起最薄的Blackjack,還是要厚出一點二米厘。」
「能用接觸螢幕手寫嗎?」我問,這個功能最重要。
「可以,還有二百萬像素攝影。」
「日本人發明了自己一套的系統,以為全世界會跟着他們走,到最後歐美有一套新的,才知道失敗。為甚麼你們韓國人也學日本人,有自己的一套,和歐美的不同呢?」
「啊,」他笑了:「我們自己有一套,接着即刻抄歐美那一套,做出他們的手機來,結果我們兩個市場都有了。日本人走慢了一步,跟不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