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中日領導人相互抬轎子 - 李平

盡論中國:中日領導人相互抬轎子 - 李平

「花花轎子人抬人。」這是名滿天下的清朝紅頂商人胡雪巖常掛在嘴邊的成功秘笈。如果從這個角度用來觀察中日關係,可以發現中日兩國領導人都有強烈的意願,透過互訪、加強兩國關係,以鞏固、提高自身地位。可以說,中日領導人相互抬轎子,正成為目前中日關係改善的主要動力之一。

借互訪提高國內聲望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和則兩利,鬥則俱傷。但偏偏不是所有中日兩國的領導人都願意從戰略高度去處理兩國關係,惟有他們期望藉互訪抬高在國內的聲望時,中日關係才能平穩發展。
1972年促成中日建交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2000年邀中國總理朱鎔基訪日的森喜朗,都把改善中日關係作為他們一張重要的牌。2000年10月,朱鎔基訪日時,森喜朗還下令全體閣員必須出席歡迎朱鎔基的國宴,即使美國總統克林頓當年7月訪日也未如此。
森喜朗是自民黨森派會長,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是森派成員。安倍去年上任伊始就訪問中國,結束了前首相小泉純一郎被中國拒之國門外四年的歷史,其支持度高達70%。但至今年3月,安倍的支持度降到43%,反對者則首次超過支持者,達到45%。日本共同社的報道指出,安倍希望通過今次成功舉行中日首腦會談展示其外交手腕,挽回目前支持率低迷的頹勢。

防反日情緒擴至內政

對於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來講,同樣有藉中日外交鞏固領導地位的需要。內地民間反日情緒近年因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日本教科書篡改侵華歷史等問題持續高漲,2005年更有多個城市爆發大規模反日示威。如果中日關係持續惡化,中共領導人將面對國內對日不滿情緒擴展至對當局的批評,不僅外交政策會受到質疑,連貧富分化、治安不靖等內政問題也會受到關注,甚至成為觸發騷亂的導火索。
溫家寶行前高調表示,日本之行是「融冰之旅」,正是期望抑制日本國內鷹派的對華強硬言論,期望將中日關係引上平穩發展的軌道。與此同時,更多地吸納日本在環保、能源利用上的資金和技術,對於胡溫倡導的持續發展論自然大有裨益,對於他們在中共十七大爭取高票連任大有裨益。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