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北美次按風波困擾,美資證券行高盛上月中發表報告,建議滙控考慮分拆亞洲區業務(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及亞太其他地區)上市,釋放龐大潛在價值,邵銘高回應時指出,集團一貫理念,是只把滙控作為上市載體(listingvehicle)。對於在內地市場上市,他相信假以時日,中國當局會准許外資機構持有A股股票,但相信不會在短期內發生,屆時集團將非常樂意,以滙控名義在內地A股上市。
對於高盛建議分拆本港及亞太區業務,以滙控亞洲概念上市,邵銘高笑說,如此一來便要將集團「最美好的一部份分拆出去」,他肯定很多人樂意持有以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名義上市的股票,或購買滙豐銀行A股股票,但這並非集團一貫做法,滙控跟其他單單倚賴新興市場的對手不同,集團業務同時覆蓋經合組織及新興市場,是一間全球性多元化銀行,所以並無考慮單獨分拆主要附屬上市。
內地設保險公司未有進展
滙控持有19.9%權益的交通銀行(3328),正籌備回歸A股,現時兩行正與監管機構,商討解決滙控股權避免攤薄的方案。他解釋,純從法律條文來說,入股協議及交行H股招股書,只闡明交行發行H股時,滙控有行使反攤薄的權利,但並無涵蓋交行發行A股或其他股本變動的假設,現時只是根據滙控權益不攤薄的一貫精神,交行及有關方面給予支持,但最終安排要視乎監管機構審批。
中國業務去年稅前盈利勁增1.12倍至7.08億美元,佔新興市場貢獻比例排名第三,其中屬自然業務的增長為55%。滙豐(中國)已成立,但他不會預期內地註冊後,內地自然增長突然大幅飆升,因銀行要平衡擴展業務及穩健增長的考慮。
去年底滙控已透過CEPA框架,遞交成立內地合資保險公司的申請,但遲遲未有進展,他指有關申請困難及漫長,他期望今年下半年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