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在憤怒 - 李怡

每一個人都在憤怒 - 李怡

對於憤青網民藉章子怡「小腹微隆」掀起的民族情仇,章子怡的回應是:「我只能一笑而過。我覺得每一個人都在憤怒,但是在憤怒什麼?所以有的時候我在想,不可以為這些事情傷腦筋。」
「每一個人都在憤怒」,點到了中國社會之所以有這麼多憤青的另一原因。藉趙薇的軍旗裝和章子怡小腹而延燒的民族主義狂潮,固然有餵狼奶長大的意識形態背景,其實更是因對現實不滿引起的借題發洩。中國社會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但「相對貧困」反而越顯嚴重。所謂「相對貧困」的意思,是自己的生活雖有改善,但左鄰右里、遠親近友更是憑藉種種關係而富有。自己比之過去,經濟狀況是稍好,但比之其他「富起來」的人,則更顯貧困,這就是相對的貧困。這種貧困,比之過去「大家都是乞丐」的均貧,更使人心理上失衡。太多人「心裏有氣」,於是藉一些小事,就亂罵一通,藉以發洩。
除了相對貧困之外,更使人生氣的是社會缺乏公義。少數人憑着特權、關係發達,多數人面對醫療、教育、住房三大難題束手無策,不僅生活困逼,而且常常到了難以存活的地步。社會缺乏公義是讓「人人心裏有氣」的更重要原因。以近年大陸各地發生的群體事件(官民衝突)為例,有學者研究發現,許多參與者竟是利益不相干者。他們沒有利益牽涉在內,卻也要參與鬧事,就純粹是出於發洩心理。
章子怡不停換男朋友,跟憤青網民何干?她小腹隆不隆,懷的是什麼種,又跟憤青何干?她愛脫給誰看,跟日本侵華歷史何干?不相干而怒,就是純粹的情緒發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