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剛公布3月份貿易順差比去年同期下降38%至68.7億(美元.下同),是5年來最少。
貿易問題周不時成為美向中發炮的藉口,美國去年貿易逆差錄得7636億,對中國逆差高達2325億,但據中國官方數字僅有美國claim的一半,誰屬正確,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然則3月份中美貿易順差出奇地下降至95億(2月份是123億),是人民幣升值,抑或中國需求增加,甚或政府採取措施誘發出口減少所致?
中美之貿易磨擦,表面看似有傷和氣,其實大家都明白各取所需之竅門,故點到即止。何出此言?
中國貨價廉物美,深受美國消費者歡迎,美國企業無論是在中國直接投資設廠或直接入貨,邊際利潤都頗高,又怎會有怨氣?問題是部份輸往中國的技術較先進及影音類產品,不排除有「被抄」之嫌,故此必須提出抗議。美國向世貿(WTO)就針對上述產品知識產權、盜版及侵權之投訴是對的,因為中國若能因此盡點綿力打擊「老翻」,美國企業可望賣多一點點,有助收窄貿赤,官方見機不可失,何樂而不為?
為甚麼說機不可失?一話投訴,必定惹來市場揣測中國將採報復行動,美元資產肯定首當其衝,美元便變成「磨心」,瞧瞧美元這幾日升到好哋哋,消息一出便掉頭回落,可有啓示?
那麼美元滑落對美國又有何好處?須知道去年第4季美貿赤收窄為GDP增長帶來1.6百分點的貢獻,美滙下跌可令進口減少、出口增加,眼見樓市危機未過、企業投資萎縮,剛好潺仔「細佬」(日本)大派免費午餐,美元貶值可為美元資產帶來支持(便宜),難道決策者不曉得箇中玄機從而好好利用?保哥仔,周五G7會議再叫「強美元符合美國利益」,這齣戲才完整,got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