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夫傑勒 - 邁克

奇夫傑勒 - 邁克

中環H&M門外那條可恥的人龍終於消失了,但店內仍然人頭湧湧,掃來路佐丹奴的熱情方興未艾。同類的外國草根連鎖店,我的新寵是尚未登陸巴黎的UNIQLO──無印良品穩坐正宮寶座,色彩選擇較豐富的這個牌子有調劑作用,像個善解人意甚至樂意扭手扭腳逢迎的二奶。按比喻推理,夏季高姿態推出的圖案T恤,就是阿二煲的撚手靚湯,到時到候教人心掛掛,或者心癢癢。
今季上市的第一彈,我二話不說立即入貨的是ECM系列的幾件KeithJarrett。追捧名牌的潮人,見到這三個陌生字母大概一頭霧水,以為從山旮旯跑出一位Ys、APC、YSL的師弟或者師妹,有聽新派爵士碟習慣的,則不會不知道它是保證信譽的音樂名牌。UNIQLO將膾炙人口的封套印在汗衫胸前,氣質不但介於摩登與懷舊之間,而且歐陸得來十分日本,成熟卻又不乏青春幻覺,很可以滿足一種風流不為人知的虛榮。
為什麼奇夫傑勒?後生影癡可能直到拿尼莫勒堤的《親愛的日記》,因為Vespa在羅馬街頭風馳電掣掀起的悅耳配樂,才認識這位即興鋼琴高手,我們這些食鹽多過食米的老前輩,則早於笨重的黑膠時代,已經以欠債還錢的誠惶誠恐把他的現場錄音一張張搬回家去。最經典的《科隆演奏會》,封面罕見地印了他埋頭苦幹的黑白照片,其他時候只有幾隻疏落的字,心機花在字體協調和色彩配搭,登上T恤天設地造。近年已經很少聽他,偶爾iPod流出《科隆演奏會》,依然為彈奏間情不自禁的哼唱莞爾。幾年前看到剛出版的《史嘉拉》,收了《彩虹那一頭》,忍不住買下──有些執迷永遠搣唔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