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牡丹 - 鄧達智

洛陽牡丹 - 鄧達智

這邊午夜上海事完,幾個小時後便乘絕早航班飛到河南洛陽,那邊的牡丹隨春暖漸開,正好賞花。從《洛神賦》到電影《洛神》,從武則天到白馬寺,從龍門石窟到少林寺,這洛陽今天表面貌不驚人,內邊旅遊資源極盛,乘朋友同遊安排,不來不來一些地緣亦會擦身而過,風景回頭亦已百年身。
古代的河南是為中原,中國的中心,政治、經濟、文化老早發達,沿海地區要待上好些世紀才漸次起步,當洛陽在千百年前作為世上最大都會之一,其名字相等繁榮文明。
今天河南的聲譽在中國排位遠遠落後他們祖先,但這個人口大省正急起直追,在各方面都積極努力。飛機降落洛陽機場前,從高空望下,都是整齊排列一塊塊小麥田,濃濃綠意冒起油菜花的黃,花樹透着淡紫粉紅,高速公路突顯其發展跡象,高坡上的綠色農田底下,一個一個半圓形窗門,土洞做成的房子就在自家的田下面,特色非常。城市本身不算大,才六百四十萬人口,然而口號清晰,就來做個綠色環保城市。過去曾經是個重工業重鎮,整頓後愈發以祖先遺留下來中國土地上其中位列前茅的文化產業作為一項重點事業。試想想,從明初開始的牡丹花節,以一千五百年前開始栽種一千多種牡丹花迎來世上萬眾,一個以花作為吸引力的地方,世上大概還有荷蘭,它不會去得太壞。
龍門石窟極精緻的二千一百多個佛龕,四十多座佛塔,三千六百多塊石碑,十萬多尊佛像……可惜它仍未修善至柬埔寨吳哥般氣質,如能做成類同配套,肯定比今天更壯觀更吸引。離洛陽十二公里的白馬寺,被稱為中國佛教「釋源」或「祖庭」,作為第一古剎,其身份與任何寺院都肯定有着相當距離。
少林寺更不用說了,這個字號吸引世上萬眾來朝,不為錢帛只為一份功夫嚮往,其魅力既廣甚深;不上少林非好漢!來洛陽,牡丹,只是一個開始,大批好戲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