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英 - 陶傑

精 英 - 陶傑

特首發表家書,大談「精英」的心路。「精英」是特區十年來最濫用的名詞。
什麼叫做精英?由英國人看中,聘為政務官,幹了幾年,轉戰商場,職拜CEO,年薪一千萬,馬會會員,晉住南灣豪宅,七月舉家去肯尼亞看動物遷徙,把小孩送去英國寄宿學校,這樣的履歷,由天水圍、觀塘,到中環和山頂,就是香港共識的「精英」。
或許這也沒什麼錯,然而在這個世界,精英卻別有解讀,例如這位女士的履歷──
她出生在柏林,英國長大,進牛津大學,哲學、經濟和政治文學士畢業,然後投身桑打士軍校,學業優異,受僱於皇家英軍情報行動組。
在軍校中,她與威廉王子是好朋友,在實戰的作業中編成同一支野戰軍。去年十一月,他們一起派到塞浦路斯,完成了一個十天的野戰課程。其後,她加入蘭卡士打公爵兵團第二營,調到伊拉克,職拜第二中尉,駐守巴士拉。
上星期的一個凌晨,她與三位同袍出巡,遇到伊拉克叛亂份子伏擊,在炸彈中身亡。她名叫祖安,殉職時二十四歲。國防部發佈她的照片:明眸皓齒,一身戎裝,拿着一挺卡賓槍,如果她沒有進軍校,隨時可以是電視台的女主持,或者躍登銀幕,做一個明星。
事後威廉王子發表聲明:「她是我在軍中的一位好朋友,得悉她的死訊,我至為傷感。」
她在奉調伊拉克之前,開了一個舞會,王子與她一擁抱,目有淚光。到她上了戰場,王子還傳給她問候的電郵。她住在森麻實郡,家境富裕,房子值一百萬鎊,事後父母傷心,沒有對記者講話。
傳統上,應該是王子上戰場,留在後方日盼夜念的是公主。上戰場的竟然是美艷的少女,而且讀了許多書,人生的金光大道才剛邁步,一顆炮彈奪去了性命。多麼浪費的履歷,只差那麼一點點,如果她當夜沒有出巡,如果炮彈打歪了一點,她平安回國,曾經滄海,以後她在金融城、華爾街、東京還是台北,換上一襲嫵媚的衣裙,無論在哪一個界別,她都是當然的領袖人物。
王子跟她有沒有過一段情?山河睽違,人天闊隔,此刻不再重要。一個領導世界的大國,培養許多無私而勇敢的人物,他們不貪財,不愛掃貨、不嗜名牌,打仗身先士卒,不惜人才的無辜浪費,也不會只把窮人的孩子送上前線,有一天他們歸來,才是真正的精英,只是,星月森寒,芳草淒冷,他們也許永遠不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