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中鋒賓華萊士在許多時候,都會在比賽前用箱頭筆在自己的球鞋上寫上45這個數字,與他左前臂的「45」紋身互相輝映。「大賓」對這個數字的執着,緣於「45」是阿拉巴馬州諾廸斯郡(LowndesCounty)的郡區代號,而這個為美國其中一個最貧窮的郡區,有着當年「大賓」母親以單親身份「苦養」11個孩子的故事。
人們容易沉醉於當前的富貴、安穩,從而失去鬥志或上進心,只有不斷以過往的苦難、困局來鞭策自己,才能繼續努力不懈向前看。「大賓」賽前寫字,相信用意正是如此。
大賓過公牛被指棄義
綜觀NBA聯盟,出身貧民窟者比比皆是,如湖人球星拜恩等出身中產家庭者反而少見;如熱火的獲廸、金塊的艾華遜等從艱苦中走過來的球員,總讓人感到一種要排除萬難求勝的韌力及慾望,我認為「大賓」亦多番顯露這種精神。
「大賓」去年夏季答允芝加哥公牛開出的4年6,000萬美元(約4.7億港元)厚酬,放棄效忠了6季的底特律活塞,惹來不少指他貪錢棄義的指摘;但當你知道「大賓」在活塞的平均年薪為500萬美元,從公牛那裏卻能賺取平均1,500萬美元的年薪,即較原來多出兩倍的薪酬。我想知道,指摘該名中鋒貪錢的「衞道之士」,倘若與「大賓」易地而處,又會作何種選擇?
反而,如果「大賓」不選擇公牛,繼續留在活塞,我相信那些假惺惺的人,儘管口頭上讚他夠義氣,但心裏卻會嘲笑他愚不可及。要知「大賓」已年屆32,試問還剩多少球員歲月,當自己仍「值錢」時可叫得高價,自然要爭取機會。
與球會講義氣實屬可笑,當球會感到那位球員失去利用價值時,還不是不留情面將球員當交易籌碼換走,甚至將其棄用。既然僅是互利的合作關係,就不要將事情簡單複雜化,大談甚麼仁義道德的道理。起碼「大賓」現有高薪肥約,公牛也以46勝32負佳績與騎士力爭東岸2哥;雙贏局面,旁人還有甚麼話說?
小凡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