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屍揭祕

趕屍揭祕

三十出頭的香港人,一定記得《殭屍先生》這套賣座港產片。片中的茅山道士在夜深「趕屍」,帶着一班身穿清朝官服的死人跳下、跳下、跳回鄉落葬,據說源自湘西。正值清明時節,有台灣網民以圖解踢爆湘西趕屍的真相,原來只是古時運屍人,為方便運屍至山上,遂將屍體垂直固定於竹竿,由於山路崎嶇不平,再加上竹竿晃動,屍體就如同跳躍般,跟在前方運屍人背後前進,遠遠望去猶如一隊殭屍在趕路。

竹竿串屍體 兩人一起擔

「網易」的網友近日在論壇上轉貼了由台灣網友製作的「標準電子報──怪力亂神Online」,以簡單的圖像,試圖解開充滿神秘色彩的「湘西趕屍」之迷。
根據這份出處不明的電子報所言,湖南西部山區自古就有不少人因貧困而出外謀生,最後客死異鄉,替人運屍回鄉安葬這一行便應運而生。至於如何在狹窄、崎嶇的山路上運屍,亦成了一門學問。如運屍人一人背一屍或兩人抬一屍上山,相當費時。其間,有人想出了將屍體直垂固定在竹竿上的方法,如吊曬魚亁般,兩個運屍人合作就可輕鬆運送多具屍體上山。
運屍通常在夜間進行,不敢走近細看的百姓,因而便以為運屍人運用茅山法術,趕着一隊平舉雙手、跳躍前進的屍體趕路。這個解釋是否真確,難於考究。但至少很多內地網民看過後都說要寫個「服」字,認為分析得十分有道理。 http://bbs3.news.163.com/photo/2152846.html

湘西趕屍手法圖解

運屍人把穿了壽衣的多具屍體,垂直固定,雙手由手腕到腋下綁緊在竹竿上(下圖左),再合力運上山,由於竹竿受力彎曲晃動,屍體就如同跳躍般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