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上網打機,狠父斬死兒子;為玩網絡遊戲,少女怒毆母親……網絡遊戲風潮席捲全國,為免青年人沉迷「網海」,中央八部委昨宣布一連串管制措施,一面規定所有遊戲用戶實名上網,另一面透過防沉迷「戒癮」系統,變相限制18歲以下未成年人上網打機時間。全國300萬名未成年遊戲用戶,今年暑假起,每次上網打機,最多只能玩5小時。
不過,內地網民昨大舉質疑,狠批措施只是形象工程,只會越打越厲害:「這個系統明擺着就是個形式,只限制未成年人的賬號,大家怕甚麼?」喝問政府:「防沉迷靠一系統就能解決嗎?」建議政府多投放資源在教育上,讓學生學得輕鬆,活得開心。
7月中實施 過時便白玩
內地「搜狐」網站昨報道,新聞出版總署與教育部、公安部等八部委昨發通知,由4月15日起在全國網絡遊戲推行防沉迷系統,7月16日全面實施,所有在內地營運的網絡遊戲,都要裝置戒癮系統,否則可能不准營運。
「您已經進入疲勞遊戲時間,您的遊戲收益將降為正常值的50%,為了您的健康,請盡快下線休息。」該戒癮系統規定,未成年人累計3小時內的遊戲時間,為「健康」遊戲時間;超過3小時後的兩小時為「疲勞」遊戲時間,此時間內,從遊戲中取得的武器裝備以及虛擬貨幣等網上收益均會減半;若累計遊戲時間超過5小時,即屬「不健康」遊戲時間,收益將降至零,強迫未成年人休息。若未成年用戶之後5小時沒有上網,他可重新上線,再玩5小時。
新聞出版總署寇曉偉解釋,內地許多遊戲網站均透過武器裝備以及虛擬貨幣等網上財富,鼓勵玩家長時間上網,令心智未成熟的青年人大玩特玩,沉迷打機,因此,推出針對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系統。
推實名制度 玩家要註冊
他又稱,八大部委將「健康」遊戲時間定為3小時是有一定根據。《2006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中國玩家日均上網2至3小時的用戶以及玩1小時以下網路遊戲的用戶最多,佔63.5%。
此外,為配合戒癮系統實施,當局還制訂有關實名制度,所有玩家都要向遊戲公司註冊,提交身份資料;而所有經查核身份被確認為未成年人的玩家,都會納入該戒癮系統內,受到管制監視。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