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沽期油不如買航空股 - 黃國英

英之見:沽期油不如買航空股 - 黃國英

最近寫了一篇看淡油價,建議沽空期油的文章,意識正確,伊朗問題的確只是噪音,但時機拿揑不對,早了一天,結果由大獲全勝變成慘敗。如何拿揑入市位,和市場對弈,是相當高深的學問。
其中一個辦法是分注出擊,一注獨贏也要分階段落飛,理論上可行,但先決條件是彈藥要充足,心理質素又要夠,身處逆境,被敵人挾到驚的情況經常出現。而這個辦法的壞處是很多時候只下了第一注便中,收成不多,看錯市卻因為已經深入敵陣,一輸便相當慘烈,害處不比好處少,兩者之間如何平衡是見仁見智。
對一般人而言,不是亦不能像專業炒家般貼市,較佳做法是因應形勢,根據自己的看法挑選最佳的出擊工具。以2月尾3月初日圓大拆倉一役為例,股票固然是趁低入市的機會,更佳策略其實是買金,因為股跌金跌只是一時,萬一股市再跌,金市極可能回復避難所的角色,風險少了一重。當然現在事後開大,難以引證,但正路分析應該如是。
以油價走勢為例,依然看跌,但依據這個預測的最佳出擊途徑,應該是買國內的航空股,而不是直接追沽期油。航空股較值博,是因為A股氣勢如虹,逐個板塊輪流炒作的機會極大,航空股在年初一度也是天之驕子,沉寂調整之後,回升幅度甚小,只要回升至年初高位,收穫已經相當豐厚。

A股勢強值博率高

A股的勁勢,令航空股多了一重保障,就算不幸看錯油價回升,買航空股輸面也不大,只要油價保持平穩,應該已很大機會有得贏,上望空間坐底會有一兩成,不錯不及期油有槓桿效應勁,但值博率是看贏輸的機會率,及所冒的風險與潛在的回報相比,所以一定是航空股吸引,嫌回報不夠吸引,最好方法是借孖展炒,而不是刻意沽期油。根據同一個預測,最好只做一個出擊行動。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作者之客戶目前持有美聯(1200)股份。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