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約會 - 邁克

文字約會 - 邁克

作為一個親民的展覽,《不中不英》算辦得相當成功,平日望美術館生敬或生畏的街客,應該可以在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殿堂,找到出乎意料的樂趣。只是,我覺得別出心裁的題目有點與藝術家的心血偏離,除了卜玉珍的同名電腦打印紙本,其他的參展作品和中外左右逢源的題旨關係都不大。在引誘參觀者思考問題的層面上,最多去到起痰階段,扯旗都未必──對不起,純男性引喻,有怪莫怪。
且看主要的展品:程展緯的《語言中心:廣東話容易學系列》,一個個不諳粵語的談話頭殷勤說「我愛你」,是異域舌頭在南蠻營地的探險,比較接近中為外用;李慧嫻的《看陶識字》以形象解構方塊字或舶來的雞腸,譬如「婆」拆成「波女」,「Manpower」化作「男人的力量」,遊戲之中男賓女客分家,華洋涇渭分明。至於洪強+imhklab,作者署名當然完全切題,但互動的錄像裝置,參與者投影在牆上,揮一揮手飛來的文字像仲夏的蚊子一樣圍繞不去,中西並沒有產生交流──除非你把我現場所見的澳洲四人幫霸位拍照當是一種文化交流。而曾建華的粗口密室,鋪天蓋地迷幻字花,雖然問候字句有中有英,然而似乎各自為政,不願意發生超友誼關係──不敢肯定,因為這件作品遠觀教人疑心自己近視,近看又像患了遠視,站在什麼地方都沒有辦法舒服地看清楚。
《字字珠璣》或《我和文字有個約會》這類通俗而平實的題目,可能更適合這個展覽,卜玉珍一夫當關的《不中不英》即使趣味無窮,要孭起一頭家難免出現斷擔挑險狀。吃完班戟飲唂咕,啣住雪茄飛的去屈臣氏買兩打阿司匹靈,都未必醫得掂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