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花卉展覽雖然於上月底結束,但展出的稀有品種現正在港試行種植,康文署正了解它們能否適應本地的氣候及環境,有機會作大量種植。
康文署高級康樂事務經理(園藝)蔡念祖表示,大型花卉展覽是搜羅新品種的好機會,署方會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園藝機構人員交換心得,將他們帶來的特別品種在港試行種植。他說,以今年花展為例,原產於澳洲的稀有品種,有億年歷史的恐龍杉、澳洲黃花樹及草樹在港展出後,會繼續留意在港生長情況,觀察它們能否適應本港氣候及環境,再考慮是否引入作大量種植。
部份公園設保育區
同時康文署又會種植原產於本地及廣東省一帶,適宜在亞熱帶氣候生長的本土樹種。蔡念祖指,部份公園設立了保育區,種植本土樹種,為雀鳥及昆蟲提供棲息地,而部份本土樹種如細葉榕、假蘋婆及朴樹等更會結出果實供雀鳥食用,有助維持生態平衡。
署方計劃於今年多種植1萬棵新樹,及構思在小型休憩公園集中種植特定品種的樹木,藉此建立更多主題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