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邨裝太陽能板省電費

屋邨裝太陽能板省電費

【記者馮永堅報道】房屋署為配合政府環保政策及節省電費開支,耗資300萬元首次於公屋安裝太陽能板,將陽光轉化為電力,應用於屋邨的公用設施,如走廊燈、升降機及水泵等,估計房署每年可少交四萬元電費。不過,將太陽能發電系統伸延接駁至公屋單位工程複雜,租戶未能享受較便宜的環保能源。
興建中的藍田邨重建計劃第7及8期,是房署首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試驗計劃。房署會於其中兩幢公屋天台及部份有蓋行人通道,安裝470平方米單晶硅太陽能光伏板,將陽光轉化為電力。整個發電系統會直接接駁到大廈的配電網絡,為大廈公共地方提供另一電力來源。
為提高太陽能光伏板「威力」,房署衡量每日太陽光照射量及附近大廈陰影的影響因素後,才決定安裝太陽能板位置,以盡量增加系統的太陽能吸取量,但確實發電量仍要視乎天氣而定。

房署年省四萬元

房屋署總屋宇裝備工程師何志誠估計,發電系統每年可生產41,500千瓦小時電力,佔一座大廈公用設施每年用電量的5%,房署每年因而可少交四萬元電費。他指,太陽能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估計系統投產後可減少對電力公司供電需求,發電廠每年可減少排放42.5公噸二氧化碳。

何志誠表示,會於藍田邨天台安裝單晶硅太陽能光伏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