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古董市場在一大片商場裏,叫「潘家園舊貨市場」。
老實說,現在中國想買古董的人越來越多,古董則如鳳毛麟爪,哪裏有那麼多可以應付市場?於是,就造假貨了。前兩天「中央電視台」拍了個紀錄片,專說潘家園舊貨市場裏的故事,內容包括了「古董商人」如何造假,非常有趣,也充滿人情味。
其中有一段,說有個河北人叫張雪明,現在潘家園是個小有名氣的書法家,經常有人上門求字,他的字也賣得不錯,有自己的公司,派頭很好。
但是,當年他從河北到北京謀生,本來也準備賣字的,但因為沒有名氣,寫的字沒人要。他拿着自己的作品到琉璃廠登門求售,大多數畫廊趕他走,少數則只肯出十五元一張,還不給現錢,權當寄賣,甚至賣了之後也沒給他錢。
那時他窮得連一百八十塊錢一個月的房租都付不起,大冷天家裏不敢用煤燒爐子。後來他覺得單靠自己的字只會餓死,就鐵了心造假。
由於本身有很好的書法基礎,他仿啓功的字幾可亂真,十塊錢一張批發出去,不久便門庭若市,生意大好,自己還開了舖子。再後來,由朋友介紹,登門拜訪啓功,道出原由,啓功先生一點都不介意,說他仿自己的字,「偽而不劣」,從此成了莫逆之交,啓功出書,由他寫跋。
中國人將去古董市場買貨叫作「淘寶」,張雪明的故事,淘出的,是世故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