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科網I.T.人 轉投零售業I.T<br>回歸10年百人誌:盧永仁最識走位

由科網I.T.人 轉投零售業I.T
回歸10年百人誌:盧永仁最識走位

香港是一個機會主義的社會,不少富豪當年就是靠抓緊某個時機,成就一番事業。過去10年,香港經濟出現了幾個狂潮,97年高消費年代、科網熱、中國熱……在這10年,盧永仁由香港電訊做互動電視(iTV),到離開高科技I.T.界,走入零售界的時裝連鎖集團I.T,抓緊經濟潮流,演活「識走位的香港人」這個角色。 記者:陳健文

95年盧永仁出任香港電訊互動式多媒體服務董事總經理,負責公司旗下的互動電視,這個項目前後共花了近百億元,但要在推出逾10年後的今日,才透過電盈的NOW寬頻電視為人所接受。「我仍然不認為推出互動電視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只是當時大家並不接受這個概念,你看現時電盈推出的NOW寬頻電視,不就是當年的iTV!若果沒有當年鋪下的光纖網絡,我想電盈的寬頻及NOW業務亦不會這樣成功。」

自組網基投身科網界

盧永仁堅持iTV未能成功是時不我與。當年香港電訊為此賠上了數以億元,盧永仁亦在互動電視面世不到半年,離開香港電訊。不過,憑着八面玲瓏,盧永仁98年轉投金融界,加入萬國寶通(現改名為花旗集團),出任個人銀行服務香港行政總裁。加盟初期,他宣稱要在兩至三年內,把萬國寶通分行數目,由當時的18間增至40間以上,並擴展一系列高科技銀行服務。他更揚言,要在五年內令該行成為本港第二大銀行。
99年,香港以至整個世界都沉醉在科網狂潮的巨浪中,變身金融界才俊的盧永仁,未待幹出彪炳戰績,已投入席捲全球的科網狂潮。99年尾,他離開萬國寶通,「作為香港第一代『科網人』,看到包括香港在內,世界各地都湧現很多科網公司,我當時在想,若果不參與其中,日後必定會後悔,所以毅然決定自組公司。」他斥資3,000萬元借殼奇正科技(336),將它變成科網股,並易名網基。當年,網基股價一度升至4.95元高位,當時盧永仁在網基的股份市值達20億元。
不過,這個浪潮的起伏比盧永仁「走位」的速度更快,「我不認為那時對網絡世界的構想是錯的,只是因為大家期望太大,令從來不是從事科技業務的公司,也爭着來分一杯羮,令市場太擠迫,加速了市場整固速度,導致想認真發展科網業務的公司也要離場。網基亦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結業。」

科網潮後放眼大中華

科網股爆破後,網基股價跌至0.18元。當時市場傳聞,盧永仁向友利電訊(419,現稱華億)大股東高振順借了約1億元收購網基,由於沽出股份不足以還債,他花了一段時間才能還清債項。盧永仁否認傳聞,但不諱言網基後期是他人生低潮。
盧永仁沒有在科網潮沒頂,反而令其「走位」技術更加老練,「現時大家都在談論中國市場潛力怎樣大,一定要搶佔這個市場,那時我已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會在一句國語都不懂的情況下,於02年出任中國聯通的執行董事。」蟄伏兩年,02年盧永仁加入中國聯通(762)出任副總裁,趕上中資股這趟「紅潮」。盧永仁在聯通4年期間,聯通股價曾由8元樓上跌至最低3.9元,亦試過在04年2月反撲至10.2元高位,之後長期徘徊在6至7元,但他未待聯通股價回升,已再度走位。
同樣是中國市場,今次他離開I.T.界,進入零售業的I.T,為他的履歷表再添一個新領域,成績如何並不重要,因為他已演繹了「識時務者為俊傑」的精神。盧永仁說,慶幸自己能夠把握到多次大潮流,延續自己的事業,在這個過程中,他領略到要達成一件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要成功,一定要繼續保持靈活變通,因為變幻才是永恆。」
回歸10年倒數84日

盧永仁替電盈搞互動電視,前後花掉近百億元,圖左為俞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