戇豆先生中獎,免費乘火車從英國到法國,大鄉里出城,沿途當然大搞特搞,處境一個接一個,其中有些熟口熟面,也意料之內,但由Mr.Bean去演,就算早已估到結果,但出類拔萃的身體語言及橡膠眼耳口鼻演繹大法,觀眾仍看得很開心。反而在言語不通這大課題上落墨不多,反正戇豆先生向來少講話,只簡單發出若干音節,Mr.Bean向來的傳統便是不靠對白,盡量用畫面講故事及逗人發笑,這是戇豆能風行全世界的最大原因,突破了語言隔膜,全世界的機場及航機上的影片庫,經常有Mr.Bean的存貨,娛樂不同國籍的旅客。
Mr.Bean分兩個時代,最初出現時是青葱期,Mr.Bean的性格也最明顯,他孤獨、怕死、貪小便宜但心地好,喜劇處境都圍繞着這些人性的缺點而創造,利用尷尬兩個字製造笑料,其中的「火雞內找手錶」、「教堂睡着覺」、「高台不敢跳水」都是經典;後來,不知是不是尷尬處境已用光了,Mr.Bean惟有自找麻煩,很多處境都很特登,喜劇一太特登或太自己攞嚟賤便失去了無聊的意義,觀眾較難投入及認同,變成冇咁好笑。
自古英雄與美人都怕見白頭,笑匠也一樣,不是外表的改變,是內心的倦,一個模式搞笑搞得太多的倦,總覺得Mr.Bean很倦,從報道中知道現實中的Mr.Bean患了抑鬱,看電影時更覺笑中帶點苦。不過,Mr.Bean早已名留電影電視史,Mr.Bean這形象將會永遠活下去,曾帶給世界上不同觀眾那麼多的歡笑,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