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預期06至07年度本港財政儲備高達3657.47億元,相當於19個月的政府開支;他認為財政儲備毋須無止境的增長,並向公眾諮詢如何釐定財儲水平。有學者建議應維持在3500億至4000億元水平,也有認為現時有1萬億元外滙儲備資產已十分充裕,亦有指重點是穩定政府收入來源。
籲減薪俸稅還富於民
滙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及城大MBA課程主任曾淵滄,以本港過往歷史經驗作參考,認為本港的財政儲備應在3500億至4000億元水平;這是自98年港府面對金融風暴時曾以約1000億元打大鱷,之後經歷6年累計達2000億元的財政赤字,再加上一筆緩衝金額所推算出。曾淵滄補充,多出的盈餘應送還給社會,而他傾向以減低薪俸稅和利得稅方式還富於民,以刺激經濟,而不是派福利,「福利太多會令人懶,呢個係人性……派福利係個無底井,人嘅欲望係無窮嘅!」
瑞信亞洲首席分析師陶冬認為,香港的問題並非多少財政儲備才足夠,而是要有穩定的政府收入來源,改善現時稅基狹窄的問題。「你說給我100萬是否足夠很難說,但若是每月能給我4萬元工資,我便認為足夠。」他說,放諸全球,沒有一個標準,將財政儲備定在某個指標水平,每個國家也有其特殊性;事實上,更多國家面對財政赤字問題,包括中國。香港亦有其特殊情況,在聯繫滙率制度下,香港需要有穩健的財政儲備以穩定聯滙。
學者:太多儲備形成浪費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認為,港府可動用的外滙儲備高達9000億元,已經相當充裕;他建議,將外滙儲備的利息收入全數撥予政府作開支,若每年回報5厘,亦有450億元收入,只要港府保持審慎理財原則,繼續節省開支,政府實在有空間減少收入,例如減低利得稅率(新加坡和澳門計及優惠後的實際利得稅分別只約12%和8%),太多儲備只會造成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