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幾位同事是在昨天晚上才得悉龔女士去世的消息的,很遺憾!」1995年起龔如心與國家農業部合作,成立「如心農業獎勵金」,每周獎勵一名農民,一年52個農民受惠,獎金為每人1萬元,以鼓勵農民透過新型耕種,改善生活。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一名官員向記者憶述,有關計劃是龔女士出席北京一個活動時主動提出的,並強調受助者必須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
1996年,山東一名農民王樂義到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如心農業獎勵金」頒發獎金。王妻心中暗喜:孩子的學費終於有着落了。殊不知,王回山東後,1萬元的獎金僅剩下兩塊八。王當時說,他從北京買了許多種子和農業材料回來,「我把獎金用在農業上,算是對龔如心女士有了個交代。」
龔指「民以食為天」鼓勵農民
王樂義作為內地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明人,他奔波全國各地無償傳授技術,在農村掀起了一場「綠色革命」。山東壽光市一名宣傳部官員稱,王帶民致富,多年甘守清貧的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受龔女士影響。「別人設立基金、獎金的得獎人都是科學家、社會名流,拿到我的獎金都是種菜的、養花的、養魚的。別看他們都是小人物,他們幹的都是天大的事。民以食為天啊!」龔曾如此說。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