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志郁報道】家住石硤尾邨數十年的一批舊「街坊」被迫遷,受到石硤尾邨第二期及第五期重建計劃影響,區內56棵細葉榕、木棉、石栗、白千層等樹木,有23棵須移植甚或砍伐,其中3棵獲原邨安置、2棵移植元州邨、7棵因移植後生存率偏低而將被砍伐,剩下的11棵則因健康、形態欠佳也將被砍伐。
斥百萬元原址保留3棵
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指出,為了保育上述樹齡動輒三數十年的樹木,署方特別在設計重建工程時,避開部份枝葉茂盛的樹木原有的「住所」,同時斥資100萬元,讓承建商在工程進行期間,將原址保留的3棵樹木圍起來灌溉、除蟲和修剪等。
房署高級園境師姚寶隆表示,由於白千層的樹根特別敏感,遷移後的生存率很低,即使要遷移亦必須將大部份枝葉剪除,光禿禿的,遷入新居的市民也不會接受,因此位於第五期地盤內的三棵白千層須全部砍伐清除。地盤入口那棵枝葉茂盛,但將被遷移的細葉榕,則須像「飛髮」一般先剪去約一成的樹冠,同時逐步將其根部修剪,再用吊車將其連根拔起,移遷到新居,整個過程「工程浩大」,需時約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