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電視台踢爆本港珠寶鐘錶店涉嫌向內地旅客售賣假貨後,旅遊業即時受到影響,港府宣布以三招來打救,包括加強執法、擴大對不良店舖的計分制度範圍、公布多次違規黑店名稱等。但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今次亡羊補牢的措施來得太遲,而且始終不肯直接規管旅遊業界。
政府與旅遊業界昨開會討論加強監管及打擊不良商舖,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鄭汝樺在會議後稱,旅遊業議會將於本月17日舉行會議,落實將不良店舖的計分制範圍擴至《商品說明條例》及誤導旅客,考慮公布多次違規的黑店名稱。
當局並委託消委會檢討《商品說明條例》,考慮予以修訂。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說,研究要求商舖在單據中寫明貨品是黃金、鉑金,或產品本體屬於哪一類金屬,藉以保障消費者。
海關再查兩珠寶店
當局又會加強執法,旅議執行總幹事董耀中稱,會考慮將懷疑遭店舖欺騙的旅客投訴轉交警方調查。他又說,國家旅遊局考慮在一個月內將多次欺騙內地旅客的本港黑店名稱上載該局網頁內。
鄭汝樺說,下周五與海關開會,研究如何加強《商品說明條例》的執法及巡查工作。當局並會向內地旅客派發小冊子,加強認識有關法例及投訴機制。
此外,海關關長湯顯明指已聯絡各有關方面,協助了解事件中的鐘錶及頸鏈是否有違《商品說明條例》。海關昨日加強巡查,前往另外兩間分別位於土瓜灣及九龍灣、以內地旅客為銷售對象的珠寶店,帶走部份頸鏈和手鐲樣本測試純度。
立法會經濟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華明直言,當局今次的打救措施來得太遲,不滿當局始終不肯直接監管業界,恐影響監管成效,「欺騙遊客呢啲問題唔係第一日發生,又越來越誇張,當局唔好三分鐘熱度,要持續嚴打。」
被央視踢爆售賣貨不對辦鑽石吊墜及鑽石錶的「博覽環球」及「皇室鐘錶珠寶」昨日表示,正了解事件,現階段沒有回應。
政府3招救本港旅遊業
招數:加強執法
內容:旅遊業議會考慮將懷疑欺騙旅客的投訴轉交警方調查;海關會加強《商品說明條例》執法及巡查商舖
招數:打擊不良商舖
內容:擴大旅遊業界對不良店舖計分制範圍,公布多次違規的不良店舖名稱;修訂《商品說明條例》
招數:加強宣傳
內容:在各邊境口岸派發小冊子,教導旅客認識《商品說明條例》及投訴機制
資料來源:經濟發展及勞工局、香港旅遊業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