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300》是一部電子遊戲式的影像消費品,適合全球十三歲的男童觀賞,當然,香港觀眾也會勁喜歡。
電影中的希臘半島,面對波斯帝國的侵略大軍,只有斯巴達人有抗敵的意志,而且是理性和自由的衞士。
這等改編,是給布殊擦鞋:攻打伊朗,只布殊一人有決心,連英國也動搖了,其他盟邦如法國澳洲之流,更不在話下。
在歷史上,希臘半島結成了抗波斯聯盟,斯巴達是領袖國,但雅典也是。斯巴達不如雅典,雅典已經有了民主,而斯巴達還是一個專制的王國,有民主的地方才孕育了哲學,蘇格拉底、帕拉圖、阿里士多德,都是雅典公民。
這三千年前的斯巴達人,上陣打仗是不用盔甲的,只穿着皮絨和鳥毛,因為如此,「斯巴達」才成為艱苦堅毅精神的象徵。《戰狼300》裏的斯巴達人,像羅馬兵一樣用沉甸甸的鐵盾,只為了卡通式的造型美觀。
至於雅典和斯巴達,如果雅典是民國以前的廣州,那麼斯巴達連潮州也不是,至多是海陸豐。嶺南文化,孕育在廣州,不靠水上人的「鶴佬」,這部高科技卡通,把斯巴達說成古希臘的龍頭,可能隱含了美國人自以為是英語文化核心的意思,這部片拿到歐洲放映,只會引起笑聲。
何況波希戰爭這場一夫當關之戰,地點在泰莫帕里的峽谷,也不是斯巴達一國孤軍作戰的,雅典等盟邦也有幫忙。波斯數十萬大軍,斯巴達只憑三百戰將就搞定?還以為時光倒流,在看張徹的《無名英雄》:狄龍和姜大衞,憑兩把駁殼,擊退千軍萬馬的日本兵。
對待這種男童院式的PlayStation暴力影像消費品,美國人天真罷了,連伊朗也鬧上聯合國,指為侮辱種族,更加幼稚。伊朗如果真的擁有輝煌的古波斯文化,必然會有器度,就不會像紐約唐人街那樣的反應,對一部《龍年》的所謂辱華作品,一哭二鬧三上吊的發動抗議,或者像新加坡,因為周潤發扮清裝海盜,一句「歡迎來星洲」而大怒。
「戰狼300」明辱波斯,其實暗中也搧了炎黃子孫一巴掌──片中的戰爭場面,千軍萬馬,條理分明,氣如長虹,美國人的IT,全球無敵,也就是說:中國大陸張藝謀、陳凱歌的《黃金甲》和《無極》之流,也在學美國荷里活玩戰爭的特技,《戰狼300》同時宣佈:華語的古裝大片,從此可以收檔了,人家張藝謀也沒有破口大罵嘛,伊朗政府瞎叫嚷,還在伊拉克水域捉了十五個英國海軍發洩,這是幹嗎?